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58: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厦门二中2014~2015学年(下)高一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收“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⑴(cháng) 弘化碧 ⑵前合后(yǎn) ⑶(guān) 寡孤独 ⑷(yǎo) 无消息 ⑸汗(cén)(cén) ⑹(kàng) 旱三年 ⑺(yù) 蚌相争 ⑻繁文(rù) 节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写合适的内容。(6分)

⑴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唱、 、白组成,它一般是一本四折,有些前面还加一个 。

⑵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麦克白》《 》和《 》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顶峰。

⑶北宋词坛有豪放与婉约的对垒,“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说的是 的词,“须关西大汉,绰铁琵琶,唱‘大江东去’”说的是 的词。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 ,开国何茫然。 ⑵飞湍瀑流争喧豗, 。 ⑶寒衣处处催刀尺, 。 ⑷一去紫台连朔漠, 。 ⑸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⑹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⑺岂无山歌与村笛, 。 ⑻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⑼不积小流, 。 ⑽蹑足行伍之间, 。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17分) 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6分)

⑴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 ⑵此去经年 经年: ⑶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 ⑷金就砺则利 砺: ⑸相与为一 与: ⑹君子不齿 齿: 5.下列加点词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 .

河东凶亦然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

B.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很多的网。 ..

C.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 .

D.黎民不饥不寒 黎民,老百姓。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分发食物。 .

6.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分)

译: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分)

译:

三、课内外古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1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3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9.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圣人之所以为圣 C. 小学而大遗 D.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13分)

马 伶 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

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日幸为开宴 幸:希望 .B.奉一日欢 奉:敬献 .C.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责备 .D.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掩:盖过 .1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梨园以技鸣者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①而华林部独著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②而君幸于赵王 ..D.①乃走事昆山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时金陵戏班技艺有名的大略有几十个,名气最大的是兴化班和华林班。有一次新安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vw12mgq05o77l3183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