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选修课作业,杨安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55: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野 外 生 存 论 文

题目:野外生存要点和危

险处理

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 学号:1304044127 姓名:杨安昌

生存主题包含了一个很大的范畴,很多初学者,哪怕是有经验的人,也会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有点不堪重负。

我建议大家多看看网上比较优秀的生存论坛和网站,这些网站上有很多在生存领域经验丰富的人,他们熟悉生存技巧与装备,并且乐于帮助别人,通常情况下,网站的内容翔实,讨论气氛活泼,如果你乐于参与,你会收到同好者的热烈欢迎。

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书籍和杂志可以选择,虽然生存知识在近百年由于技术的更新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很多旧书中所包含的野外生存的智慧,即使在今天的户外活动中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但是仅仅靠书籍和网络还是不够的,你必须走出去,到野外实践你学到的生存技巧,检验你的生存装备。实地搭建一个帐篷,生火,找水,测试各种条件和环境下你的装备和技能,确保在潮湿严寒甚至受伤的情况下你都能自如的应对野外环境。

因此,讨论,阅读和实践,是成为一个生存专家的必经过程。通过生存体验,你会发现,生存的基础在于五项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掌握这五项生存技能,你就能做到和一个生存专家同样出色。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累计经验来提高自己,是一个生存者的乐趣之一,通过不断的实践,你可能已经经历过不同的复杂环境,有了很多独特的生存经历和技巧,但是通过最后的分析,你会发现,这五项生存要点是必须重视的,在这五个要点和基本技能的充分准备会给你带了不容置疑的优势。 第一个基本的生存技能-火

你必须知道如何生活并且精于此道,因为火能够提供温暖,光线,让你得到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即使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火堆也能让你在最寒冷的环境下生存,并且能大大提高你的士气。

火堆还能防止野兽的靠近,让你能够得到安稳的睡眠以恢复体力,这还不是全部,火堆能煮熟食物,净化饮用水,这些能保持你的健康免受致命微生物和病菌的侵袭。火还能烤干你的衣物,甚至帮助你制造工具盒驱除袭人的昆虫。火和烟还能作为远距离求援信号让救援人员更快发现你。

所以至少应该携带两到三中引火工具,并且具有防水功能,使你能随时快速的升起火堆,比如防水火柴,丁烷打火机,镁棒等。能够快速建起火堆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野外生存者最明显的标志。 第二个基本的生存技能 – 住所

住所保障能隔绝你的身体与外界的接触,这包括热,冷,雨,雪,太阳,风。还包括昆虫和其他可能伤害到你的生物。

作为一个生存专家,拥有住所要考虑几层问题,最近的一层是你穿着的衣物,你的衣服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按照三层穿衣的原则仔细挑选,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你的适应能力。

下一层的住所是你能够建立或找到的,帐篷、小屋、洞穴、吊床、火床等等,这只取决于你所取得的材料与你的创造性,如果情况许可,你应该为此做充分的准备,有了准备,你就能利用简易的救生毯或者帐篷布搭建出简易舒适的住所。

这方面你一定要有实践的材料和经历,定期对你了解的各种搭建住所方式进行实践,当需要的时候,你一定会很高兴曾经做过类似的练习。

第三个基本的生存技能 – 信号,

住所保障能隔绝你的身体与外界的接触$

掌握发送求生信号的技术能帮助你讲遇难信息发送给很远的人们。发送信号的方法很多,包括火和烟,手电,颜色鲜艳的服装或其他标志,反光镜,哨子,个人定位信标等。任何重复三次的信号都可被视为求救信号,如三声枪响,三声哨音,三个火堆等。

紧急关头,你的聪明才智能帮助你设计一个求救信号以助你脱离险境。 第四个基本的生存要点 – 食品和水

住所保障能隔绝你的身体与外界的接触

当你计划旅行或者外出时,一定要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你必须为意外留有足够的余量,更重要的是,你知道如何去获取水和食物,没有多余的食物会让你挨饿,但如果缺水能让你很快丧命。

如果可能的话,将你获得的水烧开后再喝,以杀灭其中的治病微生物,过滤或者化学处理也是可取的。 第五种基本的生存技能 – 急救

住所保障能隔绝你的身体与外界的接触 ' 总是携带一个急救箱和救生毯显得非常重要。很多户外活动都能导致受伤,比较轻微的有擦伤,割伤,瘀伤和烧伤。这些都能通过急救箱得到妥善的处理,即使是较大的伤,也能通过急救得到缓解,使你坚持的外援的到来。

很多情况下,恐慌将是你的头号敌人,当你身处险境,无论是受伤,迷路或者搁浅,你首先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抚慰。保持沉着冷静将是你急救的第一步。 已上就是五项最重要的求生要点,这些都将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得到不断的提高,当真正身处险境时,你所掌握的这些求生知识将让你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使你获得比一般人更多的求生机会。 野外生存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及时发现躲避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存活率: 1、高空落石

若遭遇严重落石处时,须趁停止落石的空档,迅速逃离现场,事先应寻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转弯角落,以便通过。切实保护头部,戴上一些保护器物(如头盔、厚衣物、木板、铁锅等)较为妥当。 应该尽量避免人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场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块,应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队伍行进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徒坡地段,应该保持一个安全合适的距离。 2、雷击

(1)天空上塔状积云雨来临容易形成雷电。

(2)头发竖起或者皮肤发山颤动容易遭到雷击。 预防:

(1)如果气象预测有雷暴雨。

(2)不要在狭窄的山谷或者溪谷中活动。 (3)不要到高而空旷的地区活动。 (4)注意观测积云雨是否增大增强。 危机处理:

(1)及时急救,仍有生还机会,不能放弃。 (2)患者平卧,宽衣,解带。 (3)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

(4)用手指或者针,针刺人中穴、十宣(十指尖),涌泉、命门。 (5)等有心跳、呼吸,再及时送医院。 3、沼泽

沼泽地形主要是淤积而成的, 预防:

(1)团体行进时,万一遇到沼泽地和湿地,留心观察,评估风险,不可冒进。

(2)通过时每5个人用绳索进行结组连接,人与人之间保持2~3米的距离纵向行进。有队员不幸落入沼泽,可获得队友的及时救助。 危机处理: (1)如果个人行时时落入沼泽,千万不要乱动,用力挣扎只会越陷越陷深。

(2)可以松开背包带,把背包带放在身后,仰卧在背包上抽出一条腿,再抽出一条。或者把背包放在胸前,仰卧在背包上,“游”出沼泽地。 4、地震

地震发生时,马上熄灭营火,尽快逃往空旷地或大树底下,而在山的斜坡则非常危险,地震可有引发泥石流。绝对不可进入洞穴中。 5、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的时段,通常是每年的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预防:

(1)不要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几天,当天还下雨的情况进入溪谷,谨防山洪、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常滞后于大雨暴雨而发山。 (3)不可存侥幸心理。 危机处理: (1)不能沿沟向上或者向下跑,而应该向两侧山坡跑,快速离开河道、河谷、溪谷地带。

(2)不要在土质松软,主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3)要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稳的地方躲避。 (4)切勿上树躲避。 6、中暑

分类型: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深度中暑。

先兆中暑:头晕、头痛、口喝、多汗、恶心、四肢无力、脉搏加快。 轻度中暑:注意力不集中,意识精神迷糊,动作不协调。皮肤湿冷,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滚热,四肢温冷。 热痉孪症:大量出汗,口喝,引发肌肉痉孪(俗称抽筋)。 热射症:高温下体力消耗太多。 预防:

(1)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早出晚归,避开正午炎热的时间。

(2)头部降温,短时散热。参加活动,穿着能散热的合适衣服。穿越途中,尽量用水把帽子浸湿,进行适当头部降温。在烈日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及时把帽子去掉短时散热;

(3)休息选点,避晒通风。穿越途中,长时间的休息,休息点要选择能避开烈日曝晒及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休息。休息的时候要快速卸下背包,取下帽子,解开衣袖与领口纽扣,挽高腿裤,快速散热。

(4)注意行走节奏,避免过度疲劳。少量、多次、科学、合理,及时补充水分及含盐食物,适当配搭一些含丰富电解质运动饮料。 危机处理

(1) 解衣、通风,脱离高温环境。(带少量冰镇饮料与冰块)

(2)给予患者多次饮用清凉饮料或者电解质饮料,及时补充水分。 (3)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在头部适当位置涂抹清凉油,风油精,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救急行军散等防暑药品。 (4)患者清醒后,看恢复情况是否继续行程,不适由专人陪同,及时送医院。 7、高山反应

主要症状:头昏,耳鸣,呕吐,口感差,不想进食,昏昏嗜睡,微发烧。严重者反应迟钝,呼吸急速,情绪不安,精神亢奋,记忆力减退,出现幻觉。 预防:

(1)控制每天上升高度,每天上升高度尽量控制约700米左右。 (2)行程合理,勿过渡疲劳。 (3)大量喝水,饮食均衡。

(4)勿早睡,勿动脑,轻微活动,主动适应。 (5)睡眠充足,除非很需要,尽量不要服食药品。 危机处理:

(1) 供吸氧,快速下撤,尽快下撤到海拔较低处,脱离高海拔地区。 (2) 患者休克,优先处理,注意失温等并发症。

总之,良好的心态,充分的准备,冷静的思考,会为我们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搜索更多关于: 选修课作业,杨安昌 的文档
选修课作业,杨安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ygl066953x5if1kn0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