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二、 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
从国际范围内来看, 供应链管理是和工业化的普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组成、 多级库存、 供应链的财务等方面, 主要解决供应链的操作效率问题。近来的研究主要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 研究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特别是集中 在合作制造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 而不但仅是供应链的连接问题, 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以短期的、 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 更偏重于长期计划的研究。在中国,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一些, 但一些相关的思想却早已开始形成。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大致
可
分
为
以
下
几
个
阶
段
:
1. 1978年以前, 中国的制造业相对比较落后, 企业对”供应链”这个概念几乎是一无所知。企业要生产什么, 往往不是自己决定, 而是被原材料推动, 直至成品销售给客户。此时由于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条件, 企业拼命争技改、 抢项目、 扩建厂房、 更新设备, 导致制造能力大量过剩, 而销售和供应能力则很弱, 是典型的”腰鼓型”呆滞式企业。这个年代又被称作供应链的”推式”时代。 2. 1979—1992年, 中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在这个阶段, 企业开始注意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客户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 企业开始注意对整个经
6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营活动( 最初意义上的供应链) 加以控制和管理。这些年又被称作供
应
链
的
”
拉
式
”
时
代
。
3. 1993年以后, 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市场逐步繁荣, 大部分商品已呈现过剩, 产品质量等因素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步减少, 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加以的管理和控制, 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 这还刚刚开始了供应链内部集成的阶段。 中国对供应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过去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面上, 只是供应链上的一小段, 研究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 降低成本、 控制质量、 保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没有考虑整个从供应商、 分销商、 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 而且研究也没有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等问题。因此, 能够说, 当前在中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就中国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的大量的加工生产企业来说,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依然是比较陌生的概念。随着近年来为跨国公司配套企业的增加, 一些企业开始在理念和经营上不自觉地有了供应链管理的要第一
二
章、
中
国
求供样
应
链本
现
状描
分
。 析 述
7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为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根据各生产、 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的不同对问卷抽样的88个样本进行了合理分配。按照企业采购规模的不同( 其中有10份问卷企业采购规模未填) , 回收问卷的构(二
、
供
应
链
成
比
例略合
作
状
况
分
如
下
: ) 析
供应链是经过其组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过程之间实现连接和协调来进行管理。因此联系对于供应链竞争来说, 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这种联系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只有当合作的各方之间的关系充满对所有各方的承诺时, 才能足以确保为合作的各方创造价值, 为所有合作者创造获得更多的利润。 供应链合作关系(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SCP) 一般是指: 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 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相对某个企业来说, 它既包括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 企业与下游客户的关系, 同时也包括企业和1.
第供
三
应方
物商
流关
的系
关
系分
。 析
(1) 供应商关系普遍得到重视, 一个重要表现是设立专业人员管理供
应
商
关
系
。
调查表明, 中国的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供应商的重要性, 当问到”是否将供应商视为企业物料规划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时
8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候, 有90.9%的企业回答是肯定的, 可是依然有少部分企业依然没有认识到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企业重视供应商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立专业人员负责供应商关系, 管理供应商合同。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有85.2%的企业设立了这样的岗位, 专门负责供应商事务。另一方面, 是否设立这样的岗位, 也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企业对供应商的重视程度。如图3(略)所示, 供应链意识强、 将供应商视作企业流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有89%都设立了专业人员管理供应商关系, 只有11%的企业还没有付诸实行。而对供应商不是很重视的企业对这个岗位则莫衷一是
。
( 2) 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趋于综合评价, 可是价格指标依然是非常重要
的
影
响
因
素
。
过去, 低价格一直是中国的供应商竞争的不二法门, 现在企业随着供应链意识的增强, 对供应商的评价已经不但仅是看重报价, 产品质量、 价格、 柔性、 交货准时性、 提前期和批量等因素都成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 98.9%的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考虑应用综合性指标, 这反映出企业的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可是在这个综合指标体系中, 价格指标依然是最重要
的
一
个
指
标
。
如图4、 图5(略)所示, 虽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考虑应用综合性指标, 可是依然有超过10%的企业认为价格因素是最重要的, 甚至是
9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决定性因素。
( 3) 供应管理环节依然是企业软肋, 计算机软件应用有待加强。 尽管供应商关系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企业对供应管理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可是总体上说, 中国当前的企业供应管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要实现真正高效的供应链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图6(略)所示, 企业的采购往往需要制定超过半年的长期计划, 虽然有时候可能是为了企业战略需要, 但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采购计划时间长, 反映出企业和供应商的衔接的不紧密, 特别是很多已经把供应商视作有机组成部分的企业依然”总是”需要制定长期计划, 从中能够看出, 虽然企业对供应管理开始重视, 但实际的运作效率依然普遍低下。 企业的供应环节不畅还表现为, 在寻找主要原材料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困难。如图7(略)所示, 只有少部分企业从来也没有出现这样的困难。这说明, 企业的供应渠道非常的不稳定, 短期合作较多, 多数并没有建立起战略联盟伙伴关系。 调查分析表明, 中国企业的供应管理水平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供应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普及率较低, 在升级系统的问题上, 更多的企业把首要重点放在了采购管理的软件应用上。 2.
客
户
关
系
分
析
( 1) 企业对客户关系最为重视, 但服务水平仍有不足。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维系生存、 发展的
10
2020年6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