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生课程作业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今园林中的运用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43: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古典造园手法中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这种手法在重庆的园博园中也被广泛应用。如下土,岸边的树木对水面和后面的水车、石桥形成了遮挡,而水车又对桥形成遮挡,同时桥亦对后面的景观形成遮挡。

在园博园中,甚至还利用障景来对一些不精致的空间或是区域加以掩饰。如下图中,车库的外墙,本身并不具有观赏性,但设计者在其外圈设置了一道翠竹林作为障景,使原本平常的一个区域,也具有了很好的观赏性。

在园博园中,对古典造园手法的运用,自然少不了借景,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园博园中的某些建筑本身尺度并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引入园中的其他景色,使得原本不大的某个景点具有了更佳的观赏性。作为经典的造园手法,在园博园中,有大量的运用。如下图,是在一个湖边的小亭子中所拍摄的相片。亭子本身很小,但四面通透,站在亭子中,可以看到远处的拱桥,拱桥后依山而建的群楼,以及碧绿的湖面上时常驶过的游船。

当然,在园博园,借景这手法被运用的更加灵活,所借之景,不再是仅仅是传统的那些景观元素,偶尔引入一些当下流行之物(如大黄鸭),也成了特色,这也是对古典造园手法的一种发扬与创新。

在中国的古代除少数为帝王服务的大型皇家苑囿外,一般的园林建筑都不追求巍峨壮观的仰视效果,但也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借仰视来加强某些局部景观的效果,一般多将建筑建于地势比较突起的高地上,这时所得的便是仰视效果。园博园中将有的地方将建筑修的

较为高大,有的地方将水景做大的落差形成跌水和俯视效果。

园博园中与蜿蜒曲折相联系的是高低错落,两者都体现于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之中,蜿蜒曲折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来看,高低错落则主要是从竖向的角度来看,许多园林实物也多依靠地形的起伏来增添自然情趣。

园博园中很多景点,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本人觉得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对配景植物的选取,正是由于对古典造园手法中植物运用的深刻理解,使得园博园中的植物也十分具有韵味与意境。

上图中台阶两侧的竹林,以及湖畔边夕阳下的柳树,都是对古典造园艺术中植物选取技巧的一种延续。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在园博园中,可以说处处都在应用着这种手法。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生课程作业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今园林中的运用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s3a249why670es7bbb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