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教版
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a—40 C —12 1. 2012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 联合国确定今年 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u —64 Cl — 35.5 Fe — 56
3 月 22- 28 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
(
)
一、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方式化学
C .饮用水生产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 伍角币为钢芯镀
(
)
2.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 1999 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
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金属的耐腐蚀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硬度 3. 下表是一些食物的
物质 pH
A. 玉米粥
物质种类是 A.酸
B
.盐
C
.碱
D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牛奶 6.3 ~ 6.6 C.
苹果
苹果 2.6 ~ 3.7 D.
(
.单质
柠檬
(
柠檬 2.1 ~ 2.8
)
玉米粥 6.8 ~ 8.0 B.
牛奶
4.铜能与浓硫酸反应: Cu+2HSO4( 浓 ) △ CuSO4 +2H2O+SO2↑,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
)
5.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拉着木箱在光滑水平地面和粗糙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 B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大小
6.把“ 36V、10W”和“ 36V、20W”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 36 伏特的电路中,结果这两只灯泡都不能 正常发光,这是因为
A.每只灯泡的额定功率都变小了
( )
B .每只灯泡的额定电压都变小了
C .电路电压是 36 伏特,而不是 72 伏特 D .电路电压无论多大,也不能使两灯同时正常发光。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四个单位中,哪个是电功的单位? ( )
A .安培·秒
B.焦耳每秒
C.瓦特
D.千瓦时
8.如图所示,下列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9.压电陶瓷,是一种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引起表面带电的材料,它在受挤压时产生的高压形成火花 放电,能够点燃气体,应用在打火机、煤气灶等点火开关上 (
)
B D
.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0.某同学跳绳时在 1 分钟内跳了 120 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相等,估算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6 瓦 B.60 瓦 C. 0.6 千 瓦 D. 6 11.小明在研究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导线
5 厘米。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
)
千瓦
a 的电流为 3A,导线 b 的电流为 1A,则下列分析
不正确 的是 ...
A.通过导线 c 的电流为 2A B.通过导线 d 的电流为 3A C. L 1 的电阻小于 L2 的电阻
D. L
(
)
两端的电压等于
L 两端的电压
2
1
12.小明先将暖瓶中的 1 千克热水倒入一个洗脚盆里, 用温度计测得水温是 80℃, 他想通过加入一些温 度是 2℃的冷水,使洗脚盆中的水温降低至 40℃,不考虑与水接触的洗脚盆、空气等周围环境散热因素 的 影 响 , 那 么 , 他 应 该 加 入 的 冷 水 ( )
A. 小于 1 千克 B.
等于 1 千克 C. 略大于 1 千克 D. 远大于 1 千克
13.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B D
.减少提升重物的重力,减小拉力 .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增大有用功
( )
14.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于表彰首次剥离出单层石墨的科学家。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化学式为
Cn) ,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的石墨烯,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 (
)
B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最坚硬、传导电
子 速 度 最 快 的 新 型 材 料 , 应 用 前 景 十 分 广 阔 。 下 列 关 于 石 墨 烯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A.石墨烯是碳单质
C.石墨烯中碳原子的化合价为
+3 D .石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金属
15.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
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
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 )A.浓硫酸与水 B.熟石灰与水 C.生石灰与水
16.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D.氯化钠与水
( )
A. 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B. FeCl 3 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不消失
C. 铜在空气中燃烧后变红色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
17. 碱溶液中都含 有 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
Ba(OH) 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
2
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能与 CO反应生成水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
C.能与 Na S0 溶液反应生成 BaS0 沉淀
2
4
4
D.
2
18.概念之间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 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a、 b 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
(
D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a
)
A
B
C
酸 盐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
b
19.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A. BaCl 溶液、 NaOH溶液 B . Na CO溶液、 KOH溶液
2
(
)
2 3
(SO4) 3 溶液、 NaNO溶C. Fe2 液
3
D . Cu 片、 Na SO 溶液
2
4
20. 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反应完成:① → ZnCl ③ ZnCO→ ZnCl 。则 ( )
2
Zn→ ZnCl2 ② Zn(OH)2
3 2
A.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 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 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 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21.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
现象
结论
)
目的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 活动性
操作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 入硫酸铜溶液中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滴入 BaCl2 溶液
取少量该固体,加入稀 盐酸,
铝丝表面有 铜析出 有白色沉淀 产生
有无色气体 产生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 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检验固体中是否 含有 CO 2-
氢氧化钾溶液
已变质
2-
C
3
证明该固体中
一定含有 CO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 含有 -
Cl
先加盐酸除去 OH,再加
AgNO溶液
3
-
有白色沉淀 产生
证明含有 Cl
3 -
22.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 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④银、硫酸亚
铁 溶 液 、 硫 酸 铜 溶 液 。 上 述 四 个 方 案 所 选 试 剂 正 确 的 是 (
)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三、本大题包括
①铜
3 题,共 18 分
③干冰
④氯化钠
⑤稀盐酸
⑥甲烷
23.( 6 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 ( 填序号 ) :
②碳酸钙
( 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 __ _ ▲ ___; (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__ ▲ __ ; ( 5)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___▲ ___;
个。 化物
▲
( 2)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__ ▲ _ __ ; ( 4)用作制冷剂的是 ___ ▲ ___; ( 6)常用作气体燃料的是 ___▲ ___。
24.(6 分)现有 C、H、O、Ba 四种元素,试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
( 1)分子量最小的非金属单质
;(4)酸
▲
▲
▲ ;( 2)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
▲ ▲
▲
;( 3)金属氧
; ( 5)碱 ;( 6)盐 ▲ 。
▲
25.( 6 分)现有氧化钙、镁、水、硫酸、苛性钠溶液,用这些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 1)化合反应
;( 2)置换反应 13 分
;(3)复分解反应
。
四、本大题包括4题,共
26.( 5 分)操场上的旗杆,高度为 下拉力就可以将重为
( 1)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抖动造成的影响) , 动能
▲ ▲
10 米,其顶端有一个滑轮,升旗手只要站在地面上用
20N 的竖直向
15N的国旗匀速升至顶端。 (旗帜的高度不计)
,势能
滑轮。(填“定”或“动” )( 2)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风和
▲
,机械能
▲
(填“减少” 、“不变”、“增加”)
( 3)升旗手所做的功为 ▲ 焦。
27.( 2 分)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 a)、(b)两种方法挑着 同一个物体行走, ( 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 b)图 ▲ 中受到的压力; (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 ( b)图中 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8.( 2 分)一颗树的树叶平均高度是
3 米,其一生中共蒸腾了 100 吨水,这颗树对水做的功是▲
200 人,设每位乘客所受的重力均为
。
30 吨,沿平
,
29.( 4 分) 2012 年 11 月 24 日杭州地铁一号线正式运营,地铁动力为电力。设电车质量为 直轨道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运动,载客量为 电车所受阻力等于车总重的 率是
▲
千瓦。
500N, g =10N/kg
0.02 倍,则电车的牵引力的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