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这表明
①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②联合国对国际事务依法行使管辖权 ③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④中国是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维护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据此回答19~ 20题。
19.《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完善了故事、强化了人物和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
①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 ②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 ③将人物与食物相结合,抛弃了传统的习俗 ④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中国人以饮食养生来保健,发展出了独特的植物学、医学、营养学体系,创造出了具有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食养正气,随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蕴含着健康的奥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养生佳肴的创造说明,人们可以
①借助客观条件创造美好生活 ②依据客观规律消除不良饮食习惯
③通过改变事物形态引发事物属性的变化 ④透过事物现象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某地依靠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式精准扶贫,收效甚微。2018年该地政府改变扶贫策略,将资金扶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扶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可知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真理性认知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性认知活动具有客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T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①明确了工作的重心,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界定了事物的性质,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
·5·
③尊重了客观条件性,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 ④认识到问题特殊性,出台统一的方法措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子女养老、居家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老模式。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投入的增加以及子女养老压力的加大,社区养老、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逐渐受到了老年群体的欢迎,缓解了子女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养老模式的变化表明
①社会条件的变化引发养老思维的转变 ②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③养老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④对事物的接受过程是一个主观臆断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荀子·天论》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据此可知,荀子强调的是 A.天对人的主宰 B.节约自然资源 C.发展的持续性 D.自然服务于人
25.有学者指出,汉代皇室在面对郡国势力分化、瓦解中央集权的各种苗头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全方位、有系统地消解了宗室成员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汉代皇室的这种努力集中体现为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刺史制度 C.实行盐铁专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吐蕃和南诏对唐朝蜀中地区的进攻,屡屡以掠夺工技之人为目标;蒙古军西征过程对工匠技艺之人则留存、带回蒙古本部草原。元至元十六年三月,“囊加带括两淮造回回炮新附 军匠六百,及蒙古、回回、汉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师”。这种现象说明
A.民族间的战争以争夺工匠为目标 B.工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C.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文明的仿效 D.蒙元时期中国火炮技术开始出现
27.明清时期,文人“以物换画”“以书面为生”已成常态,艺术家以多种方式介入艺术市场,成为以书画为生的文人画家。《郑板桥年谱》记载:“乾隆八年四月,金农(扬州八怪之首)在扬州画灯卖灯,曾托袁枚在金陵代售,被袁婉拒。”这反映出 A.文人意趣的逐渐没落 B.文人生活的穷困潦倒 C.风俗画受到市场青睐 D.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6·
28.下表是根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的近代农产品出口情况一览表。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深 B.出口贸易以农产品为主 C.占据国际贸易优势地位 D.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
29.下表是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A.以个性解放为中心 B.以新文学为目标 C.竭力宣扬个人主义 D.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30. 1939年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抗战到底之“底”就是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引起东北爱国人士的强烈抵制。在社会各界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委托陈诚做出妥协,“最低限度要恢复九一八以前状态,最低限度要恢复中国领土主权之完整”。上述材料说明 A.蒋介石政府企图放弃对日抵抗 B.全国人民力求抗战的全面胜利 C.东北人民极力反对蒋介石政府 D.全国抗战形势处于危险的边缘
31. 1955年年底至1956年年初,大约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相继召开规模盛大的群众集会,宣布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中国都沉浸在一股盛大的狂欢节般的气氛中,“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号。这反映出 A.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左”倾错误
·7·
B.三大改造已经取得了全国性胜利 C.中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人们对实现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
32.亚里士多德指出:“大家认为只有在平民政体中才可以享有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为人人轮番为统治者相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人人应不受任何人的统治,只是这样的自由事实上不能得到,遂有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这表明古代雅典的民主 A.属于公民集体的民主 B.使人人都享有统治权 C.缺乏公民个人的白由 D.具有无政府主义特征
33.18世纪中期,英国60%的五金制品、50%以上的其他制成品销往北美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西非殖民地进口的制成品有86.5%来自英国。上述状况表明当时的英国 A.满足了殖民地的需求 B.工业革命具有必然性 C.实行低关税刺激出口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34.下表是1928年世界主要国家重要T业产品产量的比较。表格信息揭示出
A.欧洲国家经济增长率落后于美国 B.美国工业发展速度跃居世界第一 C.苏联加快重工业建设的迫切要求 D.欧洲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35.对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发展趋势严重冲击美国霸权B.国际体系合理化改革遭遇严重困难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