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一、问题标题:怎样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新课的预习 二、问题描述/呈现(不少于150字) 课前预习,是学生能有效学习课堂内容的前提,但是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很少会去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如何才能督促学生完成生物可的预习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预习。在上课之后,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完成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组织和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的框架的绘制,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有所准备,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中应该学习那些只是,在这些知识中,那些属于重点学习的内容,那些属于了解的内容。这种预习比以往只给学生列出学习目标跟有效。 三、原因追溯 课前预习,是学生能有效学习课堂内容的前提,但是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很少会去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可以只写方法策略或者技能) 组织学生,协助学生在课堂上共完成 五、实施过程(不少于500字)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动下,构建新的课堂理念和先进模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和对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我也责无旁待的加入了改革的大潮。在课堂实践中充分运用了的预习和成果展示两个环节。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做到预习,学习和复习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习这一环节首当其冲,否则会影响其他环节的进行,我是这样实施这一环节的。
1. 提前两天把预习内容的导学案分发给课代表分发给学生,由他们课下
完成,不会的地方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或咨询他人帮助完成,这样对讲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大体的掌握,对于疑难问题,上课时能有的放矢,而对于已经明白的知识听课时又加深了一步印象。
2. 老师发的导学案上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导学案,另一部分是
合作探究部分,对于前一部分,学生应认真地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对于合作探究部分,通过已经分配好的合作小组或老师的答疑尽力完成,无法完成的部分,下一堂课通过老师的点拨,或学生的点评再来完成,注意有疑点的地方进行标注上。
3. 预习的时间安排要在一定的统一的时间内完成,使他们紧张而有序,
切不可耽误下一科的任务完成的时间。
4. 各个小组必须有小组长组织好本组的预习的纪律问题,随时做好监督,
检查,讨论问题要控制好音量,切不可影响其他组员的预习效果。 5.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在班上看班,不应讲课,以答疑解难为主,
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动求知中得到快感,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6. 对于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上课前一天老师把他们收回,检查预习的效
果,并给予批注A,B,C,三个等级,各个小组进行综合评比,排除顺序,培养一种竞争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和进取心。
六、实施成效(不少于500字)
有了充分的预习,下一步就是课堂展示环节了,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就可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劳动成果了,这也是给学生带来学习上巨大动力的环节。
1.首先,展示可以提前公布展示的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来展示什么,书面展示各个小组同时进行,展示时要围绕学习目标,学生准备展示和展示点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展示内容不一定是标准的答案,也可以成为错误的教训,展示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努力将当堂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
2.展示点评环节可分为三个梯度,一时难题有A组展示,中等题有B组
展示,基础题有C组展示,有各组代表分别来展示,规定展示时不可以看材料。
3.当然为了展示的更好效果,我还规定对姿势,体态,语言,说话的语气都有要求,如学生一定要声音洪亮,不能罗嗦,不要紧张,动作要舒展,大方,自然,板书认真,字迹工整,步骤规范,效率要高,点评结束时要问,大家是否明白?如有问题需再次讲解,继续答疑。
4.那么在学生展示时别人有事可做么?当然他们不会闲着了,其他人脑子也在动,没到黑板前来展示的学生要有一个修改订正的学案,是使全体学生在这一环节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事可做,展示结束时学生给予鼓励的掌声。
5.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成果的表现欲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展示在公平合理的原则基础上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各组仍然评出总分,制定奖励政策,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效率怎能不高?何乐而不为呢?
七、评价与反思(不少于750字)
(总之,我认为预习环节和展示环节在课堂实践中大力应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当然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准备不充分都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我们也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更高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