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选择题选考模块--3-3
选考题保分练(一)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1.(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Ⅱ卷)(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温度每升高1 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B.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D.PM2.5的运动轨迹只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
E.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内壁光滑且厚度不计的汽缸通过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 Pa、温度为27 ℃ 的气体,初始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50 cm,现对汽缸加热,气体膨胀而活塞右移。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200 cm2,总长为100 cm,大气压强为1.0×105
Pa。
(ⅰ)当温度升高到927 ℃时,求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ⅱ)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800 J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解析:(1)气体温度升高过程吸收的热量要根据气体升温过程是否伴随做功来决定,选项A对;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少,就越不容易平衡,选项B错;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C错;PM2.5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撞击和气流影响而运动,选项D对;热传递具有方向性,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
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选项E对。
(2)(ⅰ)由题意可知,在活塞移动到汽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设活塞未移动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当活塞恰好移动到汽缸口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2,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L1SL2S
=,又T1=300 K T1T2
解得:T2=600 K,即327 ℃,因为327 ℃<927 ℃,所以气体接着发生等容变化,
设当气体温度达到927 ℃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由查理定律可以得到:
1.0×105 Pap=, T2?927+273?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