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作者:沈炜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3期
语文新教材加强了文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这样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更应该致力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审美的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面对生活条件、学习环境都还相当落后的山区农村学生,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呢? 一、阅读教材,感悟美
“美”包含了内容的美、情感的美、语言的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例如阅读《苏州园林》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之美,吟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我们领略到大漠的雄奇壮观之美,回眸《背影》又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亲情之美……这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感悟教材中的人文之美。同时教师还要激起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感悟中进行审美体验,逐渐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激情导入,渲染美
语文教材中深具美感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名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教材内容里感受真、善、美,把握文中奔腾的情感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往往需要教师的激情引导。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往往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引起他们阅读教材的兴趣,从而把握课文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课文《天上的街市》我是这样导入的。先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深情地讲一遍,拨动学生的心弦,然后再总结:“?牛郎织女?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已有数千年,人们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你们刚才就被这美感动了。请你们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流淌着怎样的?美?呢?它和传说中所表现的?美?一样吗?”这段激情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示范朗读,营造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