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曹胜高国学智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22:08: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孟子对“仁”的来源做了解释,“仁”来源于人的本性。(√)

5.3从内圣到外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内圣指的是把仁心用于社会中 B、外王指的是要把仁心用到社会中 C、内圣指的是内部修养仁心 D、要内圣就要做到存心

2.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的是(C)。

A、内心守仁,做事讲义 B、仁,从心也,义,人路也

C、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 D、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

3.不属于孟子学说的是(C)。

A、性善论 B、从仁到义 C、从民主到民本 D、从内圣到外王

4.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

5.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

5.4《孟子》的内在要求

1.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2.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B)。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金榜题名

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孟子学说的“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的是(D)。

A、仁政是按照仁的原则,按义的方式做事 B、《尚书》的对仁政的说法是德政 C、后学说将仁政称为王道 D、仁政与刑政是统一的

4.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5.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

《中庸》与心性修炼

6.1天命与人性

1.“天命之谓性”出自?( D )

A、《大学》 B、《论语》

C、《周易》 D、《中庸》

2.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C)

A、自然之天 B、主宰之天 C、法律之天 D、道德之天

3.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4.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5.《大学》是中国的修心大法,《中庸》讲的是修心的目标。(×)

6.2《中庸》里的儒家思想

1.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儒家的道指的是邪道 B、道家的道是邪道 C、道家的道是正道

D、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

2.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意思是?(A)

A、道德 B、品质 C、修养

D、知识

3.《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A)。

A、遵循 B、领先占领 C、随心随欲 D、心想事成

4.《中庸》提倡的道是儒家之道。(√) 5.慎独是指做事的时候要单独做。(×)

6.3《中庸》的内在含义

1.《中庸》的“中”解释错误的是(C)。

A、周易认为是“位中” B、周易认为是时中 C、道家认为是时中 D、道家认为是中和

2.关于儒家对“中庸”的“中”描述错误的是(B)。

A、不偏不倚 B、偏离中间位置 C、内在 D、作为动词

3.《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4.儒家认为治国的人一定得是君子。(√)

6.4《中庸》的修炼之道

搜索更多关于: 2015曹胜高国学智慧 的文档
2015曹胜高国学智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sj6r7rze23bj0x6hwz5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