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千篇一律与千遍万化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3:39: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作者梁思成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抽到的说课题目为“不会变形的金刚”。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布置作业七个方面来进行本次的说课。

一、说教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选自语文出版社第三册,作者梁思成,本科文是一篇科技论文。本文主要写了音乐、绘画、建筑这三种艺术所应具备的共同特点,即千品一律和千遍万化的和谐统一。

二、说学情。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高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一些议论文,对议论文的特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的使用还没有深入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按照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我选择从文章的情节入手,再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文章议论的中心,分析论据,进而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以上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本篇文章作者的论点。 (2)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把握论证思路。

(3)体会作者用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4)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自主探究中,体会文本所论证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对本文的阅读理解,体会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美”。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本篇文章作者的论点。 (2)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把握论证思路。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用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2)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之间的关系。

五、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据此,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1)诵读教学法。我会找几个学生分别阅读文章几个段落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启发教学法。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分析、提出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认识和观点,逐步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合作探究发。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等。在授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本中,分组讨论人文本论证思路,通过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教师的点拨下,对梁思成这篇科技论文有良好的把握。

(4)当然,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学习方法,我还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提问法、对比教学法、多媒体欣赏等方法,总之一切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

都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展开。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程。

在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国徽上,梁思成曾经留下过辛勤的汗水,在庄严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梁思成见证了它的成长,没错这两个对我们中华儿女有着特殊意义的标志,梁思成都亲自参与设计过,他是伟大的建筑家、建筑教育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文章《千品一律与千遍万化》。 2、解题

因为本文的题目相对好解,所以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千篇一律和千遍万化的意思。

千篇一律:只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3、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本次是初读课文,要求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的意思。在这个环节里,我会让学生一个人读几段,然后给他们留下思考题,本篇文章分为几部分?同时通过同学们朗读的熟练与否,可以查看他们课前的预习情况。 第一部分:(1-7),主要说明艺术创作,尤其是具有“持续性”的作品,往往有一个重复变化的问题。 第二部分:(8-15),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艺术效果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16),进一步阐明中心,简评我国12年来的建筑情况,指出不足,并提出论点即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和千遍万化的统一。 4、重点阅读某几个自然段落,找出全文的论点。

这个环节采用自由阅读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自由阅读,找出文中所议论的中心,然后才问的方式让他们进行回答。

原文: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论点: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和谐统一。 5、论证思路与论证方法。 接着我会向学生们提问,作者为了论证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和谐统一,这个观点,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这个环节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1)正面论证 ①以音乐作品、舞台艺术、绘画艺术为例,介绍了其时间持续性和空间持续性的重要性,进而说明,艺术中的千篇一律与千遍万化的重要性。

②音乐:通过乐句、乐段的重复而取得整首曲的统一性,以舒伯特《鳟鱼》为例,明确阐述了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③舞台艺术:是时间空间综合的艺术创作,穿作者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旋律的重复变化来说明千篇一律和千遍万化存在的重要性。

④绘画:通过名画《清明上河图》和《放牧图》来说明,在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持续中,绘画创作在重复中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⑤利用通感的方法,说明重复和变化在建筑物艺术效果的表达上也极其重要。课文主要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例子来进行具体说明。

(2)反面论证。

①设想颐和园的柱子,一根方,一根圆。

②联系现实,说现在建筑物要不是“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要不是单看个别建筑很美,整体看建筑群则眼花缭乱,无美感。

(3)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现在的建筑师提出期望,希望他们在建筑的设计上能够做到千篇一律和千遍万化的统一。

6、艺术手法。 (1)、通感的使用。 (2)、文章布局采用了重复和变化相结合的方法。

7、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多梁思成这个建筑学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艺术的审美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发现和运用艺术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八、板书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1)解题

(2)划分段落层次

(3)论点:千变万化与千篇一律的和谐统一

(4)论证过程 : 正面论证 音乐 绘画 舞蹈 持续性与主题变奏 反面论证:颐和园 一根方、一根圆 现实建筑 (5)艺术手法 通感 文章布局 (6)布置作业

通感方法

搜索更多关于: 千篇一律与千遍万化说课稿 的文档
千篇一律与千遍万化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sogr5dfiy6gjoh0oac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