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药炮制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0分)
1.中医用药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山楂经炒后对胃的刺激性降低,主要是破坏了部分_________。 3.炮制辅料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和_______。 4. 茯苓可用_______拌衣。
5.炒炭应掌握的原则____________。
6. 马钱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7.酒炙法中,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_____kg。
二、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 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 ) A.汉代 B.秦代 C.周代 D.原始社会 2.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
A.雷敩 B.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 3. 大黄酒炙属于下列何种制法( )
A.相资为制 B.相反为制 C.相畏为制 D.相恶为制 4. 含甙类的中药,一般不用那种辅料处理( ) A.酒 B.醋 C.盐 D.姜 E.蜜
5. 米炒斑蝥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药物毒性 B.缓和药物性能 C.提高成分浸出 D.矫臭矫味 6. 白芍切片后曝晒呈( )
A.红色 B.绿色 C.黑褐色 D.黄棕色
7. 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 A.醋 B.生姜汁 C.酒 D.甘草汁 8. 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
A.三类分类法 B.五类分类法
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
9. 清沙王不留行应炒至( )
A. 外表黄白色,稍具斑点 B.外表深黄色,具香气 C.外表焦黄色或焦褐色 D.爆裂成小白花 10. 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 )
A.胶类药材 B.动物类药材 C.树脂类药材 D.矿物类药材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 中药炮制的专著有( )
A.雷公炮炙论 B.神农本草经 C.炮炙大法 D.本草蒙荃 E.修事指南 2. 中药炮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第 1 页 共 3 页
A.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 B.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研究 C.炮制方法研究 D.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E.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3. 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 )
A.炮制对四气五经的影响 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C.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E.炮制对补泻的影响
4. 制备姜汁的方法有( )
A.鲜姜捣汁 B.干姜煮汁 C.干姜捣汁 D.鲜姜煮汁 E. 鲜姜浸泡取汁 5. 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的辅料有( )
A.白矾 B.河沙 C.滑石粉 D.土 E.朱砂 6. 传统的储藏保管方法有( )
A.清洁养护法 B.密封储藏法 C.防湿养护法 D. 对抗同贮法 E.气体灭菌法
7. 属于对抗同贮法的药对有( )
A.丹皮和泽泻 B.白花蛇和花椒 C.蕲蛇与大蒜瓣 D.全蝎与花椒 E.全蝎与细辛 8. 净选加工的目的有( ) A.进行分档 B.选取药用部位 C.除去非药用部位 D.除去虫蛀霉变品 E.除去杂质 9. 黄连的炮制方法有( )
A.净选 B.酒炙 C.姜汁炙 D.吴茱萸汁炙 E.盐水炙 10. 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 )
A.蜈蚣 B.穿山甲 C.刺猬皮 D.鳖甲 E.乌梢蛇 四、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5分。 1.生草乌多供内服。( ) 2.含鞣质的药物不能用铁刀切制。( ) 3.酒制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 4.麦麸能吸附油脂,缓和燥性。( ) 5.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15%~18%。( )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何为中药炮制学?
2. 简述传统的制药原则及方法。 3. 何为清炒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4. 简述食盐水溶液的性味、功能及盐制的作用。并例举4种常用盐炮制的药物。 5. 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各具何作用? 六、论述题。共15分。
试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 2 页 共 3 页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0分)
1.炮制;复方 2.有机酸 3.液体辅料;固体辅料
4. 朱砂 5.炒炭要存性 6.砂烫;降低毒性。 7.10~20
二、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D 2.C 3. B 4. B 5. A 6. A 7. C 8. C 9. D 10. 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 ACE 2. ABCD 3. ABCD 4. ABD 5. BCD 6. ABCD 7. ABCDE 8. ABCDE 9. ABCD 10. BCD
四、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5分。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答: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2. 答: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其具体方法: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3. 答:清炒法是指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
其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缓和药性;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保证疗效,利于贮存。
4. 答:食盐水溶液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药物经盐炙后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作用。
例如:杜仲、小茴香、车前子、菟丝子、巴戟天。
5. 答:鸡内金长于攻积,通淋化石。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和胆道结石。
炒鸡内金: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并能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等。
醋鸡内金:质酥易碎,且矫正了不良气味。有疏肝助脾的作用。 六、论述题。共15分。
答: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增强药物的疗效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便于调剂和制剂
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利于服用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