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药大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42: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2、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刺激、反应的概念

内环境:细胞具体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刺激:内、外环境的所以变化

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

3、 简述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特点是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对于调节机体的一些快速反应,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4、 激素分泌的方式

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5、 负反馈、正反馈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负反馈: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是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对机体稳态的维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反馈: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最终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在原有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不断加强,直到最后完成。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

1、 单位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假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物膜是以有极性的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 何谓细胞周期?

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时期

3、 何谓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两者的不同点是什么?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功能减退并发生细胞形态相应改变,最后趋向死亡的现象。

细胞凋亡:是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4、 说明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区别

(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

(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

(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

(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5、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是什么?

细胞多而密,具有极性,朝向体表或腔面的一侧称游离面,通过基膜与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的一侧称基底面,上皮组织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6、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的分类,各类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是什

么?

星形胶质细胞:主要起支持、绝缘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起保护、绝缘作用

小胶质细胞:激活后具有吞噬能力

室管膜细胞:参与脉络丛的构成

7、 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有哪几种?

施万细胞:形成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卫星细胞:对神经节细胞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8、 何谓神经元,神经纤维?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所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被动转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分为单纯扩散和膜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通过耗能的过程,使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根据物质转运过程中是否需要ATP直接或间接供给能量,可将其分为原发主动转运和继发主动转运。

2、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3、 简述易化扩散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①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③选择性(∵特殊膜蛋白质本身有结构特异性) ④饱和性(∵结合位点是有限的)

⑤竟争性(∵经同一特殊膜蛋白质转运)

⑥浓度和电压依从性(∵特殊膜蛋白质的变构是有条件的,如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类型: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4、 何谓动作电位?试述骨骼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产生机制:阈刺激或阈上刺激达到阈电位。

Na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动作电位上升支; K离子外流→复极相;

Na--K泵活动使细胞膜恢复到静息状态。

5、 何谓静息电位?试述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在细胞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产生机制:1. 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是前提

2. 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起决定作用

3. 静息时,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A-的不通透性,对Na+、Cl-等离子的通透性也很小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

6、 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全:给予阈上刺激时,同一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是相同的,不随刺激的强度而增加,动作电位一旦发生,就能向整个细胞膜传播。

无:阈下刺激不产生动作电位。

7、 试比较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不同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特点:①不具有“全或无”现象。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电紧张方式扩布。其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③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8、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及其特点

传递过程: 当神经末梢处传来神经冲动,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影响下,神经末梢的

Ca2+通道开放,引起Ca2+内流(1分)。在Ca2+作用下,大量囊泡移向前膜并融合,发生出泡作用,向间隙释放足够的Ach(1分)。足量的Ach扩散到终板膜表面立即与该膜上的N型Ach受体结合(1分),结合后,离子通道开放,使终板膜对K+,Na+,Cl-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通透性增加造成终板去极化,形成终极电位(1分)。终板电位是局部兴奋,并以电紧张方式引发肌膜动作电位。并随机向整个肌细胞进行“全或无“式传导,从而完成N-肌接头的兴奋传递(1分)。Ach在完成传递后,即被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而失活(1分),以便下一个N冲动的到来。

药大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swed15uwv9epjx24km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