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0:42: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要求的实测剖面,也可部分或全部引用。

7.1.7 为确保剖面精度,凡剖面线上浮土掩盖较多又难以短剖面平移拼接时,应使用必要的工程予以揭露。 7.2 填图单位的合理划分

合理划分填图单位,是确保地质填图质量的关键。设计中应提出填图单位划分的初步方案,而后在填图中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再予以确定。

7.2.1 沉积岩区的填图单位分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两类。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包括正式命名的群(超群、来群)、组、段、层,其中组是基本填图单位。沉积地层必须划分到组,只有对区域地层研究有必要和可能时才划分到段和层或并组为群。

为了在地质图上详细具体地表现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各种特征和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地层特征及层位,还必须划分、研究和填绘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对具有特殊标志、形态、成因或某种有经济、实用意义的岩石单位,如局部性的标志层、特殊的岩层、透镜体、岩舌、岩楔、某些礁滩沉积、含矿(或具有某种经济意义的)层、特征明显的化石富集层等,一般均应作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填绘在图上。 7.2.2 侵入岩填图单位以单元作为基本的填图单位,独立侵入体和脉岩为非正式填图单位。

在侵入体或单元与周围地质体的接触带,应按接触关系和变质现象以及变质作用的类型划分变质带。有条件的侵入体或单元应尽可能划分出岩石带。

7.2.3 火山岩填图单位,可按地层学方法划分岩石地层单位,

一般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到段和层,亦可按火山活动的规律性和火山地层的特殊性划分火山活动旋回,必要时可划分到韵律。中深变质的火山岩应按变质岩的要求划分填图单位。

7.2.4 变质岩填图单位,在填图初期应按变质岩岩石类型和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特征划分非正式填图单位,在详细研究建造的基础上再确定正式填图单位。

对沉积变质岩系,其变质地层间正常沉积接触关系、示顶标志清晰可靠,可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建立组一级填图单位,并可进一步划分到段。对被区域性不整合区域性热事件分割,或区域性构造作用及变质作用迥异的变质地层系统,可建立群一级填图单位,并进一步划分到组。对变质地层被同变质构造(如滑断构造、韧性剪切带等)分割,且缺乏示顶标志的沉积变质岩系,可参照上述原则,分别建立岩群、岩组和岩段。

对中深变质侵入岩系,可按照不同深成岩的分布情况,分别建立或划分片麻岩套或片麻岩杂岩与片麻岩两级填图单位。 7.3 地质体标定

7.3.1 野外手图一般采用一比二万五千比例尺的地形图,对具有典型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必要时可采用更大的比例尺填图进行详细研究。各种地质要素按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的规定标定在手图上。

7.3.2 地质填图只标定直径大于是1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m、长度大于250 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层、褶皱构造。对小于上述规模,但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

体、探矿层、含矿层和找矿标志以及其它特殊地质现象,可用相应的符号、花纹跨大或归并表示。

2

7.3.3 基岩区内面积小于0.5km和沟谷中宽度小于100m的第四系,在图上不予以表示仍按基岩填制。在大片第四系覆盖区进行填图时,要充分收集工程揭露资料,根据任务需要有条件时可进行必要的物探浅钻,编制基岩石地质图。

各类地质点在地质手图上所标定的点位与实地位置误差一般不得大于50m。

地质填图观察路线的布置

7.4.1 地质填图中观察路线的布置,要以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为依据,在充分利用遥感图象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别不同的基岩出露情况和通行条件,精心布置。露头良好区,应结合遥感图象资料,以穿越路线为主并捕以追索路线,必要时可实行主干路线与辅助路线相结合的办法填图,露头不好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布置稀疏路线,并结合露头的追索观察。一个幅内的地质观察路线总长度在北方不少于500~700km,南方不少于600~800km,遥感图象解译程度为中等一良好的图幅。其路线总长度可减少25%~30%。路线间距大小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以达到填图要求和解决主要地质部题为前题,切忌机械地按网度布置或无根据的任意放稀。路线间距及布置原则在设计书中具体规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7.4.2 所有重要的地质界线和地质体,如岩石地层单位的组(岩组)段(岩段)界线,一些有意义的特殊的非正式地层单位等都应有足够的观察点控制。在主干路线上要详细观察记录,采集必要的样品,取准取全各种数据。地质构造复杂

或重要地质观察路线应有连续的路线剖面图及必要的素描图与照相。 7 资料综合整理

资料综合整理按工作进程可分为当日整理、阶段整理、年度资料整理、野外验收前整理、最终资料整理。

8.1 当日资料整理,系指各种原始资料的整理,包括记录数据、素描图的核对着墨、标本和样品的整理标注、联图等。当日填图,应当日整理完毕。

8.2 阶段整理,系指分队、组野外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一个站的工作结束时)进行的整理,应综合整理各种资料,核对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完备程度;核实、编制和转绘野外图件;选送各种鉴定、分析样品;对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

8.3 年度资料综合整理,应对一年来所取得的实物资料、测试资料及编录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核对,编制各种图件、表格及年度工作小结,提出存在问题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8.4 野外验收前资料整理,应在野外填图工作结束后,全面整理各项野外实际资料,检查核实其完备程度和质量,编制有关图件,编写地质填图工作小结。一般应在野外验收前整理并提供下列资料:

各种原始记录本、表格与卡片; 实测剖面资料; 测试鉴定分析资料; 地质编录资料;

各种图件,包括野外地质手图、野外地质图、实际材料图、遥感图象资料等;

搜索更多关于: 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 的文档
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syjl6v6i844p5c1cp2i5zpak1cssx00da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