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
=12﹣3﹣4﹣1=4.
当点p在x轴上时,△ABP的面积=所点P的坐标为(10,0)或(﹣6,0); 当点P在y轴上时,△ABP的面积=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
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或(10,0)或(﹣6,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点的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明确△ABC的面积=四边形DOEC的面积﹣△ACE的面积﹣△BCD的面积﹣△AOB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4.(15分)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课外读物.为使课外读物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学校就“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从文学、艺术、科普和其他四个类别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一类),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4,即
,解得:AP=4.
=4,即:
,解得:BP=8,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 200 名同学; (2)条形统计图中,m= 40 ,n= 60 ;
(3)扇形统计图中,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72 度;
(4)学校计划购买课外读物6000册,请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多少册比较合理?
【考点】V5:用样本估计总体;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
【分析】(1)结合两个统计图,根据条形图得出文学类人数为:70,利用扇形图得出文学类所占百分比为:35%,即可得出总人数;
(2)利用科普类所占百分比为:30%,则科普类人数为:n=200×30%=60人,即可得出m的值;
第17页(共19页)
(3)根据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360°=72°;
(3)根据喜欢其他类读物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6000册中其他读物的数量; 【解答】解:(1)根据条形图得出文学类人数为:70,利用扇形图得出文学类所占百分比为:35%,
故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70÷35%=200人, 故答案为:200;
(2)根据科普类所占百分比为:30%, 则科普类人数为:n=200×30%=60人, m=200﹣70﹣30﹣60=40人, 故m=40,n=60; 故答案为:40,60;
(3)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故答案为:72;
(4)由题意,得
(册).
×360°=72°,
答: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900册比较合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图表和扇形统计图综合应用,将条形图与扇形图结合得出正确信息求出调查的总人数是解题关键.
25.(20分)某水果店以4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水果,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该店又再次购进同一种水果,第二次进货价格比第一次每千克便宜了0.5元,所购水果重量恰好是第一次购进水果重量的2倍,这样该水果店两次购进水果共花去了2200元. (1)该水果店两次分别购买了多少元的水果?
(2)在销售中,尽管两次进货的价格不同,但水果店仍以相同的价格售出,若第一次购进的水果有3% 的损耗,第二次购进的水果有5%的损耗,该水果店希望售完这些水果获利不低于1244元,则该水果每千克售价至少为多少元?
【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C9: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1)设该水果店两次分别购买了x元和y元的水果.根据“购进同一种水果,
第18页(共19页)
第二次进货价格比第一次每千克便宜了0.5元,所购水果重量恰好是第一次购进水果重量的2倍”、“两次购进水果共花去了2200元”列出方程组并解答;
(2)设该水果每千克售价为a元,则由“售完这些水果获利不低于1244元”列出不等式并解答.
【解答】解:(1)设该水果店两次分别购买了x元和y元的水果.根据题意,得
,
解得 经检验,
,
符合题意.
答:水果店两次分别购买了800元和1400元的水果.
(2)第一次所购该水果的重量为800÷4=200(千克). 第二次所购该水果的重量为200×2=400(千克). 设该水果每千克售价为a元,根据题意,得
[200(1﹣3%)+400(1﹣5%)]a﹣800﹣1400≥1244. 解得 a≥6.
答:该水果每千克售价至少为6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组的应用和不等式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第19页(共1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