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级诊断学应知应会
意义:A.小脑性共济失调,多见于小脑肿瘤,小脑炎等;
B.感觉性共济失调,多见于感觉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空洞症及脑部病变等;
C前庭性共济失调,多见于Meniere病,桥小脑角综合征等..
105、生理反射:生理反射即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健康人存在,故称生理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106.病理反射(巴氏征)的意义(锥体束损伤,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如巴宾斯基征
巴宾斯基征检查方法:患者仰卧,髋.膝关节伸直,医师以手持患者踝部,用叩诊锤柄末端的钝尖部在足底外侧从后向前轻快迅速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出现足趾向趾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
107、脑膜刺征
? 脑膜刺激征: 指脑膜病变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肌群发生痉挛,
当牵扯这些肌群时出现防御反应的现象.
? 表现(或检查法): 颈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 临床意义: 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