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为深入了解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同时,为探索构建合理农业经营体系有效途径提出个人见解,近日,笔者对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实际,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 笔者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相比,规模经营较大,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四大类型。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要承担着农产品的生产职能,发挥着对小规模农户的集约示范效应,体现的是专业性。农民合作社是产前、产中或产后的组织联合,实现农民合作共赢的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性。农业龙头企业则是用先进技术、资金、现代.
经营理念融入农业领域,体现的是示范性。 二、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特点 忻城是个以农业为主业的县,农民人口最多、农用地面积最大。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加大了对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的培育力度,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新型农业主体、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质并举,蓬勃发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过去两年每年以25%以上的数量增加。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XX年全县达到56个,比XX年增加16个,XX年全县达到76个,比XX年增加20个。同时着力抓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作,截止目前,获得国家级示范社有1家,自治区级先进社2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4家,来宾市级示范社17家。这些荣誉的获得,助推了该县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就家庭农场而言,从无到有,XX年全县只发展了5个,XX年全县达到28个,比XX年增加23个,经营内容覆盖粮食、蔬果、花卉苗木、水产等多个领域;经营土地8833
亩,从业人员近3万人,每年经营农产品100万吨以上。来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年销 万户。9亿元,带动农户6售收入.
二是新型农业主体经营方式活。新型经营主体获取土地形式有: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股份制、“四荒”拍卖等;业主资本组织形式有: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独资等;从事经营领域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目前已呈现了由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拓展,由农业生产向农业企业转变,由各自为阵向联合战线推进的可喜态势。全县56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聚集社会闲散资金6多亿元,成为现阶段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 三是新型农业主体带动能力明显增强,辐射效应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在信息、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经营收益是传统生产的二倍、三倍甚至十倍。在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合作销售收入1亿多元,带动促进周边农民增收超过2亿元,成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据调查,新型农业主体经营土地一般亩用工40个左右,每个工日80—100元。农民通过打工,不仅获得了务工收入,而且学到了致富本领。天元合作社每年雇请当地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