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
显然,所得的稳定坡角较小,与实际条件中约为60度的边坡相距甚大,因此该土坡是不稳定的,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土坡,若不采取挡墙支护,则需要放缓坡,而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给定的坡高较高,放缓坡所需要的挖方量巨大,明显不经济,所以放缓坡不合适,必须采取挡墙支护。
2.2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重力式挡土墙多用浆砌片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用性强,因而应用广泛。
由已知设计资料和工程地质条件,所设的重力式挡土墙墙高9米,顶宽1米,底宽5米,选择浆砌块石砌筑,墙背垂直,如图2-1所示。
.0X2
第9页 共36页
毕 业 设 计
图2-1 重力式挡土墙的截面尺寸图
2.2.1土压力计算 墙体自重W =
(1.0?5.0)?9?242?648KN/m
根据拟建挡土墙的条件浆砌块石,查得墙背摩擦角为(1/3~1/2)?,此处取12?,墙后填土倾斜,?=25?,??31,??0?? 则查表可知主动土压力系
数Ka=0.46,墙后填土选择为黄土,容重为13.6~15.7kN/m3,取为14.2 kN/m3。所以
Ea?1/2?HKa?212?14.2?9?0.46?264.5kN/m2
土压力的竖向分力:Eay?Ea?sin(???)?90.5kN/m土压力的水平分力:Eax?Ea?cos(???)?248.5kN/m2.2.2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Ks?(W?Eay)?Eax?(648?90.5)?0.5248.5?1.49?1.3(安全)
2.2.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求出作用在挡土墙上诸力对墙趾O点的力臂: 自重W的力臂:
将挡墙的截面分为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计算自重:
G1?12?4?9?24?432kN/m
G2?1?9?24?216kN/m
如图所示,得各自力臂:x1?23?4?2.67m
第10页 共36页
毕 业 设 计
xEay的力臂:b=5.0m Eax的力臂:h=3.0m
应用公式可得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Kt?G1?x1?G2?x2?Eay?bEax?h248.5?3.02?4?12?1?4.5m
?432?2.67?216?4.5?90.5?5.0
?3.46?1.5(安全)2.2.4地基承载力验算 ①作
N=W+Eay=648+90.5=738.5KN/m ②合力作用点与墙前趾O点的距离: x?G1x1?G2x2?Eay?b?Eax?hN?2.48m
③偏心距:
e?B2?x?0.02?B?0.83m 6 ④基底边缘力:
p1maxmin?NKt(1?6eB)?{218.56kPa208.32kPa
⑤要求满足下列公式: (pmax?pmin)?213.44kPa
2第11页 共36页
毕 业 设 计
由于基底为碎石土,密实状态下,基底的承载力f=800kPa. 所以(pmax?pmin)?213.44kPa〈f=800kPa
21pmax?218.56kPa?1.2f?960kPa
基底平均应力及最大压力均满足要求。 最终确定挡土墙的尺寸:顶宽1.0m,底宽5.0m。
2.3 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
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墙身构造设计、墙身截面尺寸的拟定,墙身稳定性和基底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墙身配筋设计和裂缝开展宽度等。
2.3.1墙身构造设计
扶壁式挡土墙墙高不宜超过15m,一般在9—10m左右,段长度不宜大于20m,扶肋间距应根据经济性要求确定,一般为1/4—1/2墙高,每段中宜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扶肋,扶肋厚度一般为扶肋间距的1/10—1/4,但不应该小于0.3m。采用随高度逐渐向后加厚的变截面,也可以采用等厚式,以便于施工。
墙面板宽度和墙底板的厚度与扶肋间距成正比,墙面板顶宽不得小于0.2m,可采用等厚的垂直面板。墙踵板宽一般为墙高的1/4—1/2,且不小于0.5m。墙趾板宽宜为墙高的1/20—1/5,墙底板板端厚度不小
第12页 共3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