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都可能对总体创新效果及其它因素产生波及影响。因此,要化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使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必须协调好宏观与微观,从技术、经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加以推进。
1.实施制度创新,完善激励机制
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要真正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必须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首先要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变直接干预为间接服务,主要承担提供政策、规范市场、完善执法等宏观职能,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通过科学选择改制形式,严格产权界定和股权设置,推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形成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和风险约束机制,真正确立起企业作为技术投资、研究开发、利益分配的主体地位。此外,还要建立起能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优化的机制,把科研人员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制中投入的复杂劳动与成果商业化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进程。 2.提高经营者素质,造就创新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人才聚合的过程,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在管理、开发、营销等方面富于开拓精神,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队伍。
创新是企业家行为,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家敏锐的目光、果断的
决策与高效的组织。中小企业结构简单,经营者既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创新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其知识素质、价值观念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为此,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个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文化氛围,强化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则要帮助经营者了解科技、熟悉科技,使之具备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市场与技术关系的能力,对创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尤其要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新型创新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鼓励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逐步加大知识资本投资入股的确认比例,形成良好的聚才机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之中。
3.建立技术联盟,形成开发体系
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创新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高。由于规模、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获取所有的关键技术。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技术创新,无论从开发周期还是投入成本看,都将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尽量利用外生资源,寻求与其他企业、机构结盟,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实施技术转移,是明智的选择。采取技术联盟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
新的经济效益。
在联盟对象的选择上,不同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互补性加以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外商协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签订技术开发转让协议及许可性等方式,实现技术引进与产品创新;其它企业则应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参与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通过建立横向的多边技术协作体系,及时获得先进技术的扩散和转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4.改善融资环境,确保资金投入
融资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要解决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国家、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投入体系。企业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主动增加科技投入,确保R&D经费逐年递增,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商业银行要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汇兑、结算、转帐和财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政府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殊性,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财政投资,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贴息、股权投资、融资担保以及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为技术创新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或间接的金融激励;二是落实特别税赋政策,如对技术开发或技术改造投入大于销售额2%的企业,按实际发生额抵扣应税所得,对因技术开发、转让以及咨询服务产生的收入减免营业税,允许开发型中小企业提高设备折旧率等;三是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引导国内外资金建立以风险投资机制运作的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担保公司,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本经营服务;四是逐步完善证券市场,鼓励有条件
的中小企业捆绑上市,并适时建立股票第二版块市场,帮助中小企业向社会直接融资。
5.强化创新中介,完善服务网络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迫切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之提供支持与帮助。当前,除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规范现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运营,提高其服务水平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并引导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如选择有条件的行业技术研究所逐步改制成行业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配套的技术诊断与指导;依托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培育科技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等。尤其要大力加强信息服务机构、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通过信息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经济、市场等信息,帮助其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协调技术供求,提供交易过程中的专利代理、合同登记、知识产权变更等配套服务,从而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 在强化中介服务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各组织单元间的交流与联络,着力促进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逐步形成功能互补的开放式服务网络,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体系的综合效能。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沈 平 邸树彦 沈越
中小企业的锦囊妙计:品牌是基础,渠道是关键,决胜在终端。 1、品牌是一种区隔,它是企业竞争超越产品竞争的阶段,并且对自己的市场产生区隔和保户。温家宝总理视察温州的一家鞋业集团企业时,该企业老板问,为什么我生产的鞋,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价格就可以翻一倍呢?温总理说,还是牌子的问题。
2、渠道——物流必须经过的管道。如果这个管道没有或者不顺畅,那么产品就不能经由此流向市场。经销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是一条船上面的水手和舵手。如果不想品牌这艘船翻船,那么就看怎么配合了。
3、终端是产品和消费者见面的地方。如果约会的地点太煞风景,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发展的必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