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CH2CH2CH3、构体共有12种。 能力提升
、、),所以其同分异
1.(2011·济南高二检测)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不易被氧化
C.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 D.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答案] D
[解析]
2.(多选)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新制的Cu(OH)2
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 C.石蕊试液、溴水 酸性溶液、石蕊试液 [答案] AC
3.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
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CO2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
H2SO4与NaBr共热。最合理的步骤是( )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⑥①②⑤ D.⑧②⑤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从中分离出的苯酚并不是固体,而是乳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不是过滤。
苯酚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小,因此,不能直接蒸馏,要先将转化为沸点较高的
盐类物质,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将乙醇蒸出。剩下的是的水溶液,
通入足量的CO2,生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苯酚。
4.已知几种物质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再利用分液的方法便可得纯净的
H2CO3>
>H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H2O+Na2CO3===2NaHCO3
D.
[答案] B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原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因为酸性:
H2CO3>
>HCO3。据强酸制较弱酸的原理,B、C两项均正确,
?>HCO3,
?故
??+Na2CO3?+NaHCO3。所以A、D两项不正确。
5.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2mol·L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B.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2mol·LFeCl3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C.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D.在烧杯中,加入足量冷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答案] A
-1-1
[解析]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加入足量NaOH溶液,将苯酚转化为易溶的苯酚钠,然后分液。
6.对苯二酚是一种常见的照相显影剂,据研究,它在水中电离出阴离子对已曝光的AgBr有显影作用。有关变化可表示为
据此,以对苯二酚为主要原料的正性显影液中,能使显影速率显著加快的添加剂可用( ) A.溴化钾 B.磷酸二氢钠 C.碳酸钠 D.水 [答案] C
[解析] 加快显影速度。
7.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所以Na2CO3可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答案] D
8.(2008·四川理综,12)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 mol氢气发生反应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 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 B
[解析] 胡椒酚分子中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因此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4mol H2发生反应。由于酚羟基的邻对位可以被溴取代,但对位已被占据,同时Br2会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因此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3mol Br2发生反应。根据苯酚和HCHO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可判断该有机物也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由于该有机物中烃基较大,因此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还要小。因此只有B不正确。
9.有一系列酚按
系列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值为( ) A.4.00%
答案] A
……特点排列,该
[解析] 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C4n+2H4+2n (n≥1),所以氢元素质数分数为:
(4?2n)?12?n×100%=×100%
(4n?2)?12?(4?2n)25n?14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H%≈%。
年北京奥运会对兴奋剂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检验措施,检测数量为历届最多。北京奥运会成为了“高科技PK兴奋剂”的一次“魔道大对决”。现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