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0《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考试试题A答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8 18:31: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安科技大学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

科目编号: 478 科目名称: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实际的水平长度之比。 2、地面上的点沿投影方向到基准面的距离。(地面上的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3、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4、以平行于纵坐标轴(坐标纵线)的方向为基本方向的方位角。 5、地球表面上的固定性物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照准目标通过物镜的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首先必须按操作程序依次调焦,特别是最后物镜调焦时要控制眼睛不要调焦,保持十字丝始终是清晰的。

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成的闭合曲线。它有以下5个特性: 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是闭合曲线,不在本幅图内闭合,一定会在几幅图内闭合; ③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④等高线与山脊线(分水线)、山谷线(合水线)正交;

⑤等高线间的平距大小与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即等高线越密,地面坡度大;反之亦然。

3、一张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纸面积为0.25平方米,其表达的实地面积大小为1平方公里。

一张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纸面积为0.25平方米,其表达的实地面积大小为0.0625平方公里;

共 5页 第1页

一张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实地面积是一张1:500比例尺地形图实地面积的16倍。 三、问答题(30分) 1、(20分) ⑴(5分)

该点是6°带成果,第19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1°,其自然横坐标为-134764.137m。 ⑵(15分)

y2HS?s。设s=1km,带入上式,得投影综合变形的计算式为??R2R2(?134764.137)2469.618????0.15m/km,显然不能满足《公路勘测规范》363712?6371?6371?10(投影变形≤2.5cm/km)的要求,应建立独立坐标系。 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①选择测区中央的子午线作高斯投影的中央子午线,测区平均高程作投影面。

②选择抵偿面作投影面,保持国家统一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 ③选择抵偿投影带,保持国家统一椭球面为投影面。 2、(10分)

除测绘小组人员的自我检查以外,还应该请别的技术人员进行图面检查,然后到实地进行巡视检查,并进行实地测量,对几何元素或点位进行抽样检查。 四、下面的问题为2选1形式,2小题选择1个问题回答(25分)。 (一)计算题(15分) 1、(15分) 序号 L/m v/mm vv 1 296.425 9.0 2 296.438 -4.0 3 296.412 22.0 81 16 484 共 5页 第2页

296.436 296.440 296.453 求和 1778.604 平均值 296.434 观测值中误差(mm)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mm)

2、(15分) 序号 1 2 3 4 5 6 ° 83 83 83 83 83 83 ′ 4 5 6 -2.0 4 -6.0 36 -19.0 361 0.0 982 14.01428 5.721305 ″ 19 19 19 19 19 19 19 求和 平均值 83 观测值中误差″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二)分析题(10分) 1、(10分)

v/″ vv 25.0 1.0 1 21.0 5.0 25 32.0 -6.0 36 26.0 0.0 0 28.0 -2.0 4 24.0 2.0 4 156.0 70 26.0 3.741657 1.527525 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可以主要消除以下几种误差: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垂直引起的观测误差、水平轴与竖轴不垂直引起的观测误差、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引起的观测误差、水平度盘偏心引起的观测误差等等。

2、(10分)

水准测量中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消除或减弱在观测过程中水准仪器下沉、水准尺下沉引起的观测误差的影响。

水准仪安置在前、后水准尺的中间,可以消除或减弱i角误差对观测误差的影响、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地球曲率的影响。

共 5页 第3页

五、(30分) ⑴(10分)

根据坐标反算得αAB=127°21′58″,

αB1=105°34′19″;α12=104°59′52″;α23=86°57′38″ 算得待定点1、2、3的坐标为:1(3747746.668,36518342.650), 2(3747647.262,36518713.690),3(3747667.924,36519102.820) ⑵(10分)

????5??;????5??2??7.1??;????5??3??8.7??。

B11223⑶(10分) 至少应观测7个测回 六、高程计算。(10分)

表1 观测数据表

测站 A B 目标 B A 测回 1 1 盘左 88o22'26\91o37'18\盘右 271o37'38\268o22'48\斜距(m) 481.576 481.261 往测:A-B:?L?1?37?34??,?R?1?37?38??,?1?1?37?36??,h1??13.725m 返测:B-A:?L??1?37?18??,?R??1?37?12,?2??1?37?15??,h2??13.706m

高差平均值:h?h1?h2?13.7155m 2B点高程:HB?HA?h?434.796m

七、下面两题任选一题计算(20分) 1、(20分)

共 5页 第4页

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点号 BM9 1 11 2 7 3 12 4 BM9 ∑ 2、(20分)

???CD??50?? ??138?27?53??,故角度闭合差f???CD由观测角推算得?CD测站数 12 实测高差/m 1.224 -1.424 1.681 -1.714 0.121 改正数/mm 0.024 0.022 0.014 0.024 0.028 改正后高差/m 1.248 -1.402 高程/m 点号 BM9 1 2 3 100.000 101.248 99.846 1.695 101.541 -1.690 0.149 0.000 99.851 BM9 100.000 14 56 -0.112 0.112 所以,每个角度的改正数为v???10??,因此得到改正后的角度为

?B?173?15?02??;?1?77?33?07??;?2?158?10?35??;?3?193?37?05??;?C?197?55?55??;算得各边方位角为

?B1?231?10?21??;?12?128?43?28??;?23?106?54?03??;?3c?119?31?08??;

共 5页 第5页

10《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考试试题A答案(1)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tsah7s60v3jk4h7sglc72h8v7sa9700vi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