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素材:
有关精准扶贫的 8 篇时评文
1、贫困户有豪车,真穷还是假穷?
文 / 蒋萌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贫困户有豪车,真穷还是假穷?
背景:
近日,《新京报》等媒体曝光称,山西省临汾市隰(xí)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竟有数百名贫困户拥有427辆机动车,甚至还包括奔驰、奥迪等高档车。隰县扶贫开发中心表示,有车的人不一定不符合贫困户条件,譬如进入贫困户以后,为了发展生产才购车的;譬如有人冒名买的车;譬如有的确实有车,但家里有好几个人生大病,每年开支十来万的。
钱江晚报发表项向荣的观点:有车的人的确不一定就不是贫困户,但有奔驰宝马就肯定另当别论了。即便是二手的,养车费就够普通人家喝一壶的了。很多地方贫困户的认定是有硬性条件的,有的是不允许有摩托车以上的交通工具,有些连高级智能手机都不能有,连千把块的鸡鸭猪羊都要数,这个县怎么就把至少好几万的机动车给漏算了?还有,一两个家庭可属特殊情况,可几百户“贫困户”,家家都有特殊情况正常吗?有贫困户名下有五辆车,还有人因为有车了以后突然家人生病一夜返贫回到解放前,等等。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如何全都集中在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公开报道显示,仅2016年,全国各县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达10.18万人。隰县是不是也属于这种情况,需要严查。扶贫工作是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阵地,绝对不能成为某些人搞腐败交易谋私利的自留地。这不仅让国家有限而宝贵的扶贫资金用非所用,而且会让真正的贫困户对公平丧失信心。只有彻查,才能保证公平不被扭曲。
小蒋随想:
在贫困户的认定与帮扶上,切忌该认真严格时有意无意地稀里糊涂。所谓的稀里糊涂时常牵扯“关系”“后门”,某些不符合贫困标准者,甚至是家境殷实的人,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背景”,违规成为“贫困户”,扶贫款异变为不占白不占的便宜。“伪贫困”与“吃空饷”类似,俨然成了特权专属的“福利”,令人愤慨,更涉嫌违纪腐败。再看隰县这件事,媒体曝光数百贫困户拥有机动车,还包括一些高档车,当地扶贫开发中心的反应不是顺藤摸瓜去调查,反倒是给出了几种“贫困有车合理”的解释,好似“不用查,没问题”。这是对自身工作太自信,还是反舆论监督的表现?有或没有问题,不是单靠嘴上说,得以事实为依据,以调查为前提。扶贫中心消极回应,上级不能袖手旁观。据悉,临汾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隰县展开调查。如果真的查出问题,“装穷者”至少应列入不诚信名单,包
1
括经济在内的处罚不可或缺;涉及滥用权力的,应对有关人员予以严肃问责。较之腐败巨贪,“伪贫困”获取不义之财的数额是小一些,但老话说得好,“不以恶小而为之”,对“小恶”同样不能放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恶”的危害绝对不小,这也是党和政府对腐败零容忍的原因。
小蒋的话:
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2、钱江晚报:贫困户有奔驰奥迪,彻查才能保证公平
文 / 项向荣
近日,《新京报》等媒体曝光称,山西省临汾市隰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竟有数百名贫困户拥有427辆机动车,甚至还包括奔驰、奥迪等高档车,令人大开眼界。
很多网友嘲讽说,看了这条新闻,发现自己连贫困户都算不上,撑死算个叫花子。应将隰县评为全国扶贫工作先进示范县,到全国各地传经送宝,让广大贫困人民群众都买上奔驰奥迪!
对此事,隰县扶贫开发中心表示,有车的人不一定不符合贫困户条件,这还得结合购车时间、是否背户、家庭收入等综合评定。当地扶贫办还给出了几种合理化的情形:譬如进入贫困户以后,为了发展生产才购车的;譬如有人冒名买的车;譬如有的确实有车,但家里有好几个人生大病,每年开支十来万的。
有车的人的确不一定就不是贫困户,但有奔驰宝马就肯定另当别论了。能养得起奔驰奥迪的,就算在北上广也属富裕人群,何况国家重点帮扶的穷乡僻壤?而且这么多“贫困户”都有机动车,也是不正常的。因为即便是二手的,养车费就够普通人家喝一壶的了。很多地方贫困户的认定是有硬性条件的,有的是不允许有摩托车以上的交通工具,有些连高级智能手机都不能有,连千把块的鸡鸭猪羊都要数,这个县怎么就把至少好几万的机动车给漏算了?还有,一两个家庭可属特殊情况,可几百户“贫困户”,家家都有特殊情况正常吗?买农用车发展生产可以理解,但是能买得起小轿车、大卡车的,还能属于贫困户?小轿车是纯消费品,连头猪都拉不了,大卡车好几十万,能筹措到这笔钱,起点不低了。还有贫困户名下有五辆车,还有人因为有车了以后突然家人生病一夜返贫回到解放前,等等。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如何全都集中在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的解释让人一时难以接受,直感觉里面是不是真有点猫腻。
2
这几年,随着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国家、社会的阳光雨露的关照下,成功脱贫,这是不容否认的。但在扶贫过程中,出现了造假的情况,也是不可否认的。在某些农村地区,甚至有人会谈论某某人因为有什么样的关系享受了多年的低保,而谁家真的贫困却没有低保,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人脉,仿佛能评为贫困户成了在部分人心中的实力体现。类似情况从媒体曝光和相关部门的查处可以看出。如公开报道显示,仅2016年,全国各县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达10.18万人。隰县是不是也属于这种情况,需要严查,也一定要严查。
因为扶贫工作是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阵地,绝对不能成为某些人搞腐败交易谋私利的自留地。有多少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享受到了不该享受的扶贫政策,也就意味着有多少本该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却被排除在扶贫体系之外。这不仅让国家有限而宝贵的扶贫资金用非所用,而且会让真正的贫困户对公平丧失信心,对社会丧失信心,对未来丧失信心。扶贫工作有其特有的公平特性,它对公平特别地敏感,只有彻查,才能保证公平不被扭曲。
3、新京报:数百贫困户被曝有小汽车,还需有个交代
文 / 马涤明(媒体人)
隰县扶贫部门对数百贫困户拥有小汽车甚至豪华车一事不能没有底数。
1月10日,有媒体刊发《国贫县贫困户被曝有奔驰奥迪》的报道称,山西隰县数百名贫困户拥有小汽车,有的还是高档汽车,其中有奔驰、奥迪轿车。此外,还存在一人名下有多辆车的情况。11日,临汾市已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扶贫、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就媒体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
对媒体报道的这个情况,隰县扶贫开发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有车未必不符合贫困户条件,如果当事人是在成为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为了发展生产购买了汽车,那车辆就是合规的;如果当事人虽然有车,但是家中数人患有疾病、人均收入不达标,那么即使有车也是贫困户。
当然不能绝对地说贫困户就不可以有私家车,现在一些低档轿车特别是二手车,价格并不是很高,算不上奢侈消费品。即便低收入阶层,私家车也已是家庭生活的标配了。因而,是否“有车”不是评定贫困户的唯一界线,主要还是看人均收入及家底情况。
但如果大量贫困户都有私家车,却难言正常。特别是奔驰、奥迪这样的豪车,无论如何跟“贫困户”联系不到一起。而舆论质疑的重点在于:精准
3
扶贫背景下,相关部门若连一些贫困户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都搞不精准,不管是官方核查不到位,还是当事人隐瞒而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这都反映出当地扶贫管理工作存在不小的漏洞与失职。
其实,在此次事件中舆论最该关注的,不是贫困户可不可以有小汽车,而是相关部门对“贫困县数百贫困户有车”的情况心中没数,而只能“预设”贫困户有车的合理性,连大概的情况都说不清。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地的扶贫工作有多“精准”。
因而,国家贫困县数百贫困户拥有私家车甚至有豪车,还有一人名下有多辆车的情况背后,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有关部门审核不力之类的情况,是最需要调查并向公众交代的问题。
4、钱江晚报: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结缘,不必过度解读
文 / 高路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公路局的派驻走马镇红土村的驻村帮扶干部韩庆玉与贫困户于冬之走到了一起。
这原本是一段非常普通的感情,是两个人的私事,但因为有一些场外因素的加入,变得复杂起来。当地的宣传干事在采写报道的时候,虽然竭力地淡化宣传的色彩,但下意识中是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推出的,比如,报道最初的标题是《湖北鹤峰:“精准扶贫”牵姻缘?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喜结连理》,扶贫是关键词,本身就有很强的指向性。而文中,扶贫这一字眼也多次出现,用“扶贫,扶的是感情”这样的话有意无意地将扶贫与两人结婚的事实联系在一起,用“精准扶贫”这个词其实就给人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误导。
而当这样的报道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在当事双方的身份上,一个是扶贫干部,一个是贫困户;一方面是带着考核指标下乡的扶贫机制,而另一方面是立竿见影的扶贫效果,它们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再加上两个人2017年腊月结识,2018年元月就结婚了,时间很短也给了很多人想象的空间,但正因是闪婚,一般人有猜疑是正常的,所以对此做出解释更有必要。
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真实的感情,其实,韩庆玉和于冬之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一些细节已经很难说明问题了。于冬之并非是韩庆红的帮扶对象,所谓拿婚姻当交易的说法自然不成立。两人2017年腊月结识,2018年元月就结婚,看起来时间很短,但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人在结识之时都已经处于离异状态。两人都是到了一定岁数的中年人了,对婚姻生活有更清醒的认识,早就过了冲动的年龄,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的决定。而且,
4
哪怕两个人确实是帮扶的关系,也确实是闪婚,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在两个互相爱慕的人之间,身份的不同和结识时间的长短都不会成为问题。
从这个角度说,刻意的拔高和无端的揣测都是不合适的。他们的确是因扶贫相识,但能结成夫妻跟扶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段感情更无法证明“扶贫扶的就是感情”的宏大主题。
这几年,每当有正能量的事情出现,总是有人想办法往高里拔,一些地方总是习惯于从中找到某种高尚的情操,给平凡的东西附加上不平凡的注脚;还有些人急于在别人的感情交流中添加自己的佐料。在一些人眼里,一个是扶贫干部,一个是贫困户,他们之间只需要添加一点联系,就能树立起一个光辉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故事虽然动人,却不真实。而另一些人则总是抱着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这份感情,从中寻找不正常的蛛丝马迹。这同样也是一种阴暗的心态。这两者,看似是两个极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正因为有人拔高,才有人质疑,有人忽视真实,才会被主观臆测牵着鼻子走。
其实一个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相恋,把这个故事原汁原味地告诉大家,已经很美好了。扶贫是扶贫,姻缘是姻缘,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他们能成为夫妻,自然也能成为朋友,成为相互依赖的伙伴,摘掉有色眼镜,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能看到其中的可贵之处。面对他们的选择,我们需要送上的是祝福,而不是质疑。
5、中青报:村官办婚宴 贫困户为什么会“自愿随礼”
文 / 胡印斌
只要管住了这些基层社会的“头面人物”,移风易俗就会容易得多。毕竟,老百姓早就对层出不穷的各种随礼苦不堪言了。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举报称,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霍邱县龙潭镇杨楼村党支部委员、会计王玉贤大办儿子婚宴,并借机向多名贫困户收礼金敛财。该村党支部书记毛福宝陪同龙潭镇党委、政府多名公职人员在工作日参加婚宴。对此,霍邱县回应称,确实有11户贫困户送上礼金,目前已对王玉贤取消支部候选人资格,并责成其退回部分礼金。
从霍邱龙潭镇纪委披露的调查情况看,网友反映的情况确实与事实有一定出入。比如,举报大摆宴席7天,不止100多桌,收礼30多万元。实际情况则是,设宴3天,摆宴约10桌,收礼4万多元。其他还有,举报称“王玉贤逼迫贫困户参加婚宴,并奉上礼金”,当地调查的结果是,“参宴的贫困户是自愿前往,并非王玉贤强迫他们行礼”云云。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