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八项目部(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内温度不低于10℃。利用原有的骨料大棚Φ200钢管立柱作纵向支撑,横向1.5米一道4cm×8cm方钢。骨料仓后侧纵向6米、3米依次布置一道10cm×10cm方钢立柱,横向1.5米一道4cm×8cm方钢网络结构骨架,用彩板进行保温围护。前侧预留滑动式棉门帘以便装载机运料。拌和站楼上砂子料仓需要进行保温包裹,保温材料选用保温软泡沫板。
(2) 砂子的加热
在骨料保温棚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热风机,对砂石料进行保温,每个骨料保温棚内设置温度计各一个。
在集料仓下部的廊道内设置风盘机2组,保证含水分的骨料下料通畅。集料仓廊道设置温度计一个,随时掌握廊道内不同的骨料温度。
风盘机相应的给水管道与回水管道采用DN20无缝钢管,外包防冻保温棉。 (3) 碎石存放
考虑到碎石含水量较低,基本不含水,故碎石采取彩板围挡措施,防雨雪、防污染,并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4、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制、拌合、运输
拌制混凝土时各种材料的温度,要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拌和后所需要的温度。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骨料加热温度不得高于60℃。水泥仅能保温,严禁加热。
(1)拌和用水的加热
施工拌和用水采用自动循环热水锅炉加热,加热后的水温60℃左右,但不宜高于80℃。每台拌和机按每小时生产混凝土85m3配备锅炉,锅炉的出水量每小时不得少于20m3(满足两台拌和机同时运转),热水锅炉满负荷运转每小时耗油量128L。
为保证施工用水供应正常,另设一台备用热水锅炉, 每小时热水量不小于20m3,1个10m3的水箱备用,采用保温棉包裹。
(2)混凝土的搅拌
经计算:混凝土出机温度要求不低于13.49℃。 1)混凝土拌和站
12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八项目部(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搅拌站搭设(采用钢管架、棉棚布)保温暖棚,采用热水锅炉供热,使暖棚内温度不低于10°C。采用2*180型搅拌楼拌制砼,搅拌机的储料斗(砂仓)均采取保温措施。
在拌和站楼上砂子集料仓周围,各设置风盘机1组,为保证拌和站整体温度,在拌和楼称量层和搅拌层各设置风盘机1组。风盘机相应的给水管道与回水管道采用DN20无缝钢管,外包防冻保温棉。拌和楼各层均设置温度计一个,随时掌握拌和站各层骨料温度。
搅拌机的皮带机均采取保温加温措施,在皮带机外部先用帆布包裹,中铺电热毯加热,再铺军用棉被,外包帆布处理。底部安装DN20无缝热水循环管道加热。水管、外加剂管、外加剂罐用保温棉包裹,配料机计量吊杆及料斗门用电热扇加热以保证计量准确。
2)混凝土拌制
拌制混凝土前及拌制后,用热水或温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延长50%并符合有关规定,为了不使水化热过早损失,采取先进骨料及水,搅拌30s均匀后,待温度降至60℃时,再加水泥和外加剂搅拌90s,严禁将水泥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避免水泥遇到过热的水出现假凝现象,骨料中不得有冰雪和冻块。
拌制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别放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
(3)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运送中覆盖保温防寒。按30辆混凝土罐车计算约30套保温套。为保证安全运输,车辆在雨雪天气安装防滑链。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冬季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措施: 1)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
2)对于混凝土输送车,容量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浇注时间选择以10m3
为宜。但必须对罐体进行包裹,要注意防上混凝土热量损失,表面冻结、混凝土离析、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13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八项目部(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3)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工作。 4)对于泵送混凝土,应对输送泵设小暖棚保温,泵管用保温棉包裹。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在10℃以上。
骨料疏通通道保温 骨料仓保温棚
外加剂桶包裹保温 骨料、拌和用水升温锅炉 3.3桥梁工程冬期施工保证措施 3.3.1冬期施工砼浇注要求
(1)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干净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采用暖棚法将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加热至0℃以上。
(2)在冬季混凝土浇筑前,对承台、墩身提前搭设暖棚,保证钢筋温度在0℃以上。
(3)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低于10℃。 (4)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 1)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2.5Mpa。
2)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
14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第八项目部(冬季(冬期)施工方案)
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3)在旧混凝土面上浇筑混凝土前,对接合面加热,旧混凝土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浇筑完成后,覆盖或搭设暖棚保证混凝土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
4)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5)混凝土采用机械捣固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小于20cm。 (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养护时的温度,采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采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
(7)采用暖棚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暖棚必须坚固、不透风,采用非易燃性材料,且暖棚内必须设置灭火器,有防火措施。暖棚内的温度不得低于5℃。
(8)混凝土自拌和机输出时的温度及浇筑时的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检查3次;对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的检查,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每昼夜至少应定时检查4次;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升温及降温期间至少每小时检查1次,恒温期间至少每2h检查1次。对室内外的环境温度,每昼夜应定时定点检查4次。
3.3.2桩基砼浇筑完成后外露部分的保护
桩基工程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应及时对外露材料进行包裹保温、防锈。 (1)灌注桩在冬季施工时,混凝土不得掺抗冻剂,灌注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应不低于5℃,对已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的桩顶部位采取棉被进行覆盖保温。
(2)外露钢筋的冬期保护,桩基砼浇筑完成后部分外露钢筋头应该及时清理上面的污水、泥浆,并用聚氯乙烯薄膜包裹,外包棉絮、帆布保温。
(3)超声波检测管注水后不能及时检测时,将水位降低于地面1米以下,并用橡胶盖将管口封严,防止泥浆、水泥浆进入管内造成堵管。等检测时再将水注满,检测完成后如不能进行桩底注浆,将水位将低于地面以下1米,防止管中水冻结。
(4)对于桩基后注浆工艺,桩侧注浆在桩基超声波检测后才能实施。注浆管道需要在桩基浇筑结束后及时封口。不能让泥浆、碎石、砂子进入管内造成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