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轮虫的主要特征。
2.如何区分褶皱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 3.说明褶皱臂尾轮虫的摄食特性。 4.图示褶皱臂尾轮虫的生活史。 5.诱发轮虫两性生殖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一次性轮虫培养的特点。
7.简述一次性轮虫培养的一般培养流程。 8.室内水泥池培养轮虫,如何控制投喂量? 9.如何判断所培养的轮虫种群的增长好坏? 10.简述轮虫半连续培养的特点。 11.简述轮虫大面积土池培养的特点。
12.土池大面积轮虫培养的管理工作包括哪些? 13.轮虫的营养强化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 六、综述题:
1.论述大面积土池轮虫培养的方法。
2.试述用单胞藻和酵母分别培养轮虫的优缺点。
第五章 卤虫的培养
一、名词解释: 1.初孵无节幼体 2.卤虫的生殖类型 3.卤虫的生殖方式 4.休眠
5.滞育,滞育卵 6.激活 7.静止 8.去壳卵
9.卤虫卵孵化率 10.卤虫卵孵化效率 11.卤虫卵孵化产量 12.卤虫卵孵化速度 二、选择题:
( )1.下列关于卤虫及卤虫休眠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及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通常在低盐水体中,卤虫的外部附肢上的刚毛数减少,刚毛变短。在紫外线辐照强的高原地区,卤虫所产休眠卵的颜色多为深棕色;
B、在高盐水体或缺氧水体中,虫体的体色多为灰白色。在紫外线辐照弱的区域,卤虫所产休眠卵的颜色多为浅棕色,乃至灰色;
C、与栖息水环境密切相关。通常在低盐水体中,卤虫的外部附肢上的刚毛数减少,刚毛变短。在高盐水体或缺氧水体中,虫体的体色多为红色;
D、与栖息水环境密切相关。通常在高盐水体中,卤虫的外部附肢上的刚毛数减少,刚毛变短。在高盐水体或缺氧水体中,虫体的体色多为红色,而在低盐水体及富含溶解氧的水
9
体中,卤虫体色呈灰白色。
( )2.在自然界卤虫一般分布在下列水体中:
A、在冬季有冰冻期的咸淡水水域; B、在冬季有冰冻期的内陆淡水水域;
C、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的高盐度的水域(波美度10~18为宜); D、在冬季有冰冻出现的天然海水。
( )3.下列关于卤虫分布与传播的描述,错误的是
A、风及水鸟是传播卤虫的主要媒介;
B、水鸟在捕食卤虫成体时,也将成体所带的休眠卵消化;
C、自然界卤虫分布在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的高盐度的水域(波美度10~18为宜); D、卤虫的成体是许多水鸟的食物,生活在盐湖周围的许多水鸟都捕食卤虫。 ( )4.下列针对国产卤虫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卤虫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内陆盐湖和华北盐田; B、我国海盐区的卤虫以两性生殖为主,而内陆湖盐区的卤虫以孤雌生殖为主; C、我国绝大多数产地的卤虫卵的营养价值较高,都含有高不饱和脂肪酸DHA;
D、分布于我国内陆地区的卤虫为淡水型卤虫,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卤虫为海水性卤虫。 ( )5.下列有关卤虫卵生物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性生殖的卤虫卵径比孤雌生殖的卤虫卵径小; B、卤虫卵卵径的大小与染色体的倍数无关; C、卵壳的厚度与染色体及环境因子有关; D、卵壳的厚度基本上与盐度呈正相关。 ( )6.下列关于卤虫卵去壳液,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每克干燥虫卵需使用含有0.5g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 B、去壳液不能用淡水配;
C、为了保证有良好的去壳效果,应把去壳液的pH控制在10以上; D、去壳液要现配现用。
( )7.卤虫卵去壳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出现?
A、去壳液的温度会上升;
B、卵壳表面不断有小气泡产生; C、完全去壳后可见到膜内无节幼体;
D、卤虫卵的颜色由棕色变成灰白色,最后呈橘红色。 ( )8.卤虫卵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滞育终止方法为
A、紫外线照射和甲醛溶液浸泡;B、二氧化碳处理和双氧水浸泡; C、低温刺激和光照处理;D、低温刺激和反复脱水。 ( )9.下列哪种贮存条件对卤虫卵孵化性能的影响最大?
A、干燥、低温、密封保存;B、潮湿、低温、真空保存; C、干燥、常温、充氮保存;D、潮湿、常温、充氧保存。
( )10.卤虫卵加工过程中,用淡水处理后的虫卵应该尽快将水分降低到( )以下。
A、30%;B、20%;C、10%;D、2%。
( )11.卤虫卵样品中的空壳率可用下列哪种方法检测?
A、密度法;B、溶壳法;C、数粒法;D、体积法。 ( )12.下列哪个指标最能准确反映卤虫卵孵化性能的好坏
A、孵化产量;B、孵化效率;C、溶壳法测定的孵化率;D、数粒法测定的孵化率。 ( )13.关于卤虫卵的孵化,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10
A、温度对卤虫卵的孵化速度无显著影响;B、盐度影响卤虫卵的孵化速度; C、盐度影响孵化后卤虫无节幼体的能量含量;D、温度影响卤虫卵的孵化率。
( )14.生产上在进行卤虫卵孵化时,为了防止卤虫卵壳表面的病原在卤虫孵化过程中繁殖,并在投喂时随卤虫无节幼体进入育苗池,最好将浸泡后的卤虫卵进行消毒。下列哪种方法不适合用于卤虫卵的消毒?
A、200mg/L的有效氯浸泡30分钟;B、煮沸消毒;
C、200mg/L的甲醛浸泡30分钟;D、3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 ( )15.土池轮虫培养相比,( )环节是卤虫室外大量养殖中特有的?
A、清池;B、施肥;C、晒水;D、接种。 三、填空题:
1.根据卤虫分类的原则,最早提出的卤虫名Artemia salina被赋予两层含义: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卤虫成体,身体细长,分节明显,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雄性成体头部的(__________)特化成斧状的把握器,在雌雄交配时用于抱住雌体。
3.卤虫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历经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虫等阶段。
4.卤虫在以卵胎生方式繁殖时,胚胎直接发育成(__________),从母体的卵囊中排出,并能自由游动。而在以卵生方式繁殖时,又有两种情况:产(__________)和产(__________)。前者在适宜的条件下,无需特殊处理24小时内即能发育成自由泳动的无节幼体。后者在卵外有厚的棕色硬壳,胚胎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___),需特殊的处理才能发育成无节幼体。
5.卤虫休眠卵的卵壳部分包括3层结构。最外层是咖啡色(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其内的胚胎免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损伤。这层壳也可以被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溶液氧化除去。中间层为(__________)。壳的最内层为(__________)。卵壳内的胚胎为一约有4000个细胞的(__________)。 6.我国的卤虫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我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布于前者的卤虫以孤雌生殖为主,而分布于后者的卤虫以(__________)生殖为主。 7.根据卤虫脂肪酸的组成,可将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分为两个类型。一个类型是含有高浓度的淡水鱼和日本对虾必需脂肪酸——亚麻酸(18:3n3),另一个类型是大量含有海产鱼类必需脂肪酸——EPA(20:5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前者称为(__________),后者称为(__________)。
8.卤虫在水产上的应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卤虫卵加工的目的主要有两,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10.在卤虫卵生产过程中,常用烘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卤虫休眠卵孵化过程中依次要经历卵的吸水膨胀、(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和孵出无节幼体等阶段。 四、简答题:
1.简述卤虫的分类原则。 2.简述卤虫的生殖习性。 3.简述卤虫的摄食特性。
4.简述卤虫活体和休眠卵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5.简述国产卤虫的开发利用策略。
6.与初孵无节幼体相比,去壳卵在使用中有哪些优缺点?
11
7.简述去壳卵的制作步骤。
8.如何检测卤虫卵中是否混杂有泥沙? 9.简述生产上卤虫卵孵化的生态要求。
10.简述卤虫卵孵化后无节幼体的分离方法。 11.简述卤虫营养强化的原理。 12.影响卤虫营养强化效果的因素。 13.简述解除卤虫卵滞育的方法。 五、计算题:
1.某生要将500g卤虫休眠卵制作成去壳卵,需用有效氯浓度为10%(w/v)的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各多少? 六、综述题:
1.育苗场如何判别所购买的卤虫卵的质量好坏? 2.论述卤虫增养殖的方法。
第六章 其他生物饵料培养
一、名词解释 1.颈沟 2.头盔 3.壳弧 4.壳瓣 5.孵育囊
6.幼体生殖现象 7.龄、龄期
8.幼龄、成龄、终末幼龄 9.卵鞍 10.生殖态 二、填空题
1.目前生产上常见的枝角类培养种类主要属于溞科(__________)属以及裸腹溞科(__________)属的一些种类。
2.绝大多数枝角类身体左右侧偏,可分为(__________)部与(__________)部。 3.淡水枝角类的生活史可根据一年中有性生殖世代的出现次数分为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枝角类行孤雌生殖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衡量一种溞类是否
具有大量培养及开发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5.枝角类的生活史包括两个相互交替的世代,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作为生物饵料培养的桡足类,主要隶属于(__________)目、(__________)目和(__________)
目。
7.桡足类卵孵化后,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变态。历经(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阶段。
8.桡足类的摄食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枝角类的口器,口器的形态和功能
与枝角类的食性密切相关。
9.桡足类也存在休眠现象。其休眠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种。
10.枝角类根据摄食方式可分为滤食性和捕食性,两者的差别是由于躯肢的形态和功能所引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