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生态学期末复习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4:5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试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条件是要了解环境污染的背景;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要有适当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1)城市环境污染源调查

(2)主要污染要素和污染因子的确定 (3)污染指数与质量指数的计算

8、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基本形式。

物理性迁移转化(稀释作用和沉淀作用)、化学性迁移转化(中和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和光化学反应)、生物迁移转化(生物降解作用、生物转化作用和生物积累、浓缩和富集作用)

第五章 生态因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1、冻害对生物是一种伤害,它发生的温度条件是( ) A. 摄氏零度 B. 摄氏零度以上 C. 摄氏零度以下 D. A、B、C都不是

2、水生植物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以适应水中的( ) A. 弱光环境 B. 缺氧环境 C.酸性环境 D. 碱性环境 3、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 ) A. 直接因素 B. 限制因素 C. 主导因素 D. 间接因素 4、一年生作物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

A.氧 B.湿度 C.温度 D.营养物质 5、以下哪些因素会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 A、光、CO2、水和 B、营养物质 C、温度 D、食草动物的捕食

6、生存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和生存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比较,其体型( ) A.一样大 B. 没有规律 C.大 D. 小

7、光合作用中,植物所需要的光是可见光,下列光中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是( ) A 红光 B 蓝光 C 绿光 D 橙光

8、阳性植物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健壮,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它的特点是( ) A光的饱和点高,光的补偿点低 B光的饱和点高,光的补偿点高 C光的饱和点低,光的补偿点低 D光的饱和点低,光的补偿点高 9、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它们的这种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负相互作用

10、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现在我国已成蔓延趋势,这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生态入侵 D季节性消长 11、“旗形树”是由于( )造成的。

A光照 B水分 C风 D温度 1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C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3、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是( ) A热量和光照 B热量和水分 C水分和土壤 D热量和土壤

1、名词解释: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周期现象,生物气候定律。

) 光补偿点:植物同化器官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这一点的光照强度称光饱和点。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昼夜周期变化发生各种生理、生态反应的现象。

生物气候定律:阐述生物物候期与环境气候因子的关系及其地理分布的规律。 2、如何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3、植物对水分有哪些适应类型?

根据植物对水分的依赖和适应程度,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

(一) 水生植物 :这类植物的植株全部或部分地着生于水体之中。根据它们在水中着生的特点,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二) 陆生植物:这类植物皆着生在陆地上,根据适生环境的水分状况,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及旱生植物。

4、风对树木有何影响?

风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长、繁殖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1)很多植物包括大多数树种是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

(2)很多植物的果实与种子也是靠风力传播。这些植物种子一般小而轻,具有飘浮的辅助结构。 (3)风可以调节植物周围空气中的水汽、温度和CO2含量。

(4)风能加强蒸腾作用,大风往往会使植物失水,破坏体内水分平衡或使气孔关闭。长期处于强风下,树木易矮化,产生旗形树冠。

(5)强风可使树木受损伤。木材脆软或有病虫害的树木则易遭风折。散生的、浅根性的、生长在潮湿、粘重土壤上的树,或大雨后土壤松软多水的条件下,在强风中易发生风倒。 5、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较强的蒸腾作用(影响根细胞与土壤间的水势梯度,加速离子吸收)。 (2)较强的呼吸作用(提供足够能量驱动根细胞对养分的主动吸收)。 (3)较强的光合作用(保证充足的糖类底物)。 (4)植物的营养、生长状况。

(5)土壤溶液的pH值(高则吸阳离子,低则吸阴离子,另外也影响微生物种类、繁殖和活动从而影响土壤的有效养分)。

6、试述土壤温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根系生长需要一定的土温。

根系生长最适的土壤温度约为20-25℃。 土温低则根系生长速度缓慢。

一般,土壤温度在0℃以下根系生长基本停止。 适当的土温可以:

1增强根部细胞的代谢活动, 2加快根部细胞的增殖和伸长速度,

3减少水分的粘滞性,加快水分通过土壤的移动速度, 4可提高细胞膜对水分的渗透性,

5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较多养分。 但土温超过一定限度,根系吸收速度将下降。

7、森林营养元素循环对保持森林土壤肥力有何重要意义 森林营养元素循环包括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循环。

地球化学循环是由大气、土壤及母质中的养分向森林输入并通过淋溶、侵蚀等林内养分的输出而实现。

生物循环则是通过林木与土壤之间的吸收、存留、归还的反复过程而实现,对保持森林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

树木每年有较多凋落物归还土壤,包括枝、叶、花、果等,其中叶子约占60-70%。树叶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氮素及约占干物质重3-4%的矿质元素。森林每年的凋落量与树种组成、结构、林分密度、年龄、气候、土壤及母质性质等有关。

8、为什么城市树木长势不及森林树木?

(1)缺乏完整的自然发育层次,土层中含较多的垃圾、瓦砾、灰渣以及其他污染物 (2)土壤板砖,通气不良,与地面的空气、水、热交换受限制 (3)肥力差

(4)微生物活动受抑制

第六章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1、大气污染物伤害植物的方式和类型各有哪些?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污染物沉积在植物表面,当有害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植物的部分器官受到伤害,其中植物的幼嫩部分、花柱、裸芽、果实表面等最易受害。

二是有害气体进入植物体内,造成细胞和组织伤害或引起生理失调。 二者常同时发生,有害气体进入植物体的伤害是主要的。 两种类型: 急性伤害 、 慢性伤害

2、什么叫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根据抗性原因可分为几类?确定抗性强弱有哪些方法?常用的划分抗性强弱的等级标准是几级?

指在一定条件下,植物能忍耐大气污染的特性。 根据抗性原因分三类 :

1.生物学抗性。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地上部分受大气污染后易于恢复。 2.形态学抗性。有较好的叶子形态结构,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3.生理学抗性。在生理特性上具有抗某些有害气体的能力。如细胞的氧化能力低,pH值高等都可提高其抗性。

确定植物对大气污染抗性强弱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野外调查。在相似的污染条件下,调查不同植物种所受伤害的程度,并据此划出不同抗性等级,是确定植物抗性最基本且实用的方法。

二是定点对比栽培法。在污染源附近载种若干种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熏气后,根据各种植物受害的程度确定抗性强弱。

三是人工熏气法。把试验的植物放在熏气箱内,给熏气箱内通入有害气体,并控制在一定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以确定其抗性强弱。 常用三级抗性标准:

3、(1)抗性弱。不能长时间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中,受污染时,生长点常干枯,叶片伤害症状明显,全株叶片受害普遍,长势衰弱,受害后生长难以恢复。

4、(2)抗性中等。能较长时间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环境中,受污染后,生长恢复较慢,植株表现慢性伤害症状,如节间缩短,小枝丛生,叶形缩小,生长量下降等。

5、(3)抗性强。能较正常地长期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环境中,基本不受伤害,或受害轻微,慢性伤害症状不明显。在高浓度有害气体袭击后,叶片受害轻,或受害后生长恢复较快,能迅速萌发新枝叶,并形成新的树冠。 土壤中重金属是如何对植物产生危害的? 主要表现:

(1)土壤中积累过多重金属因拮抗作用妨碍植物对铁的吸收,植物营养缺乏,出现退绿症,叶子黄化,新叶最易受害。

(2)植物根生长点的细胞分裂受抑制,影响植物根的伸长。一般细胞可以将吸收的重金属附着在细胞壁上,若进入细胞则排入液泡内。但生长点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与成熟细胞不同,且液泡不发达,因而缺乏解毒能力。有些重金属如铝,妨碍生长点细胞DNA的合成而影响细胞分裂。

(3)吸入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过多,在叶子中积累后,可致局部细胞坏死,在叶尖和叶缘形成褐斑,即褐斑病。

6、与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哪些?如何防治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发生特点 偶发性 持续性和积累性 污染物扩散、稀释 较快 较慢 对植物作用时间 影响的因素

相对较短暂 较长

伤害症状 可在地面局部器官上观察到 在地面上较难判断,一旦出现,已及全株

不确定性 比较确定

易于管理和控制和采取防范措施

污染范围 除控制污染源外,很难控制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2)充分利用土壤具有的强大的净化能力;

(3)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使其最终不能进入食物链。

总之,在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上,必须考虑到因地制宜,采取可行的办法,既消除土壤环境的污染,也不致引起其它环境污染问题。

7、影响城市大气环境的绿色植物散发物有哪些?

在绿色植物正常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常释放出一些颗粒物和挥发性碳氢化合物。 植物发生病虫害以及在防治植物病虫害过程中可能间接地引起大气污染。

第七章 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动态

1、植物群落发生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繁殖体传播→定居→群聚→竞争 B繁殖体传播→定居→竞争→群聚 C定居→繁殖体传播→竞争→群聚 D定居→繁殖体传播→群聚→竞争 2、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

A气候顶极 B偏途顶极 C土壤顶极 D地形顶极 3、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

A快 B慢 C相等 D依具体情况而定

4、某一物种的个体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这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 A多度 B密度 C频度 D优势度 5、植物群落的植物环境是指( )

A群落内部环境 B群落外部环境 C群落的内环境和群落的外环境 D群落的生物环境 6、植物群落内的相对湿度比群落外湿度( )

A稍高 B相等 C稍低 D三者都不是

7、由于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群落发生的演替,这种演替是( ) A原生演替 B水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旱生演替

8、甲乙群落各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种B,而乙中种A种B各占一半,甲乙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生态学期末复习 2 的文档
城市生态学期末复习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u70j2wtzb6msok1o41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