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数学名校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操场跑道一圈400米,小强跑了两圈后,再跑( )米就是1千米. A.200
B.400
C.800
2.与1000﹣250﹣150结果相等的是( ) A.1000﹣(250﹣150) C.1000﹣(250+150)
3.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为三角形A′B′C′,则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B.1000+(250﹣150)
A.(3,9) B.(8,4) C.(7,1)
4.小红有3件不同的上衣,3件不同的裙子,共有( )种不同的穿衣搭配方法. A.3
二.填空题(共9小题)
5.一筐苹果分成A、B、C、D四袋,其中A袋占总数的,B袋占总数的,C袋是A、B之差的4倍,那么D袋与A、B、C三袋中的 袋同样多.
6.用15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7.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4cm2,高是4cm,它的下底是22cm,上底是 cm. 8.2.4×0.56+0.76×5.6= ×0.56 运用的是 . 9.看图填空.
B.6
C.9
(1)小明去图书馆每小时行驶 千米,用了 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
的路程和时间成 .
(2)他在图书馆用去 分钟.
(3)小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用了 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
10.某同学要用铁丝做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的长度是 厘米.
11.水果超市原有苹果100千克,又运来5箱苹果,每箱重x千克,现在有苹果 千克.当x=10时,水果超市现在有苹果 千克. 12.求较大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 法比较方便.
13.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坐在同一排的相邻座位上,座号是1号至4号,一个专说谎话的人说:“乙坐在丙旁边,甲坐在乙和丙的中间,乙的座位不是3号.”那么坐在2号位置上的学生是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4.1的倒数是1 (判断对错)
15.淘气认为“3的倍数加上3的倍数,结果一定是3的倍数.” (判断对错) 16.任意一个三角形的最大角一定不小于60°. (判断对错) 17.在7、0.9、﹣5、0,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是0. (判断对错) 18.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角的大小不变.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9.按要求回答问题或作图.
(1)图中三角形顶点的位置分别是:
A ( , ) B ( , ) C ( , ) (2)画出三角形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所得的图形的顶点位置分别是:
A′( , ) B′( , ) C′( ,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0.直接写得数. 43﹣15= 3÷0.2=
270+90= ﹣=
40×50= +=
1.6×0.5= 4
=
3.1﹣0.6=
6=
2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六.解答题(共5小题)
22.如图是六年级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图.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
(1)分别计算出各类成绩的人数,填入下表. 成绩 人数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3
合计
(2)成绩“良”的人数比成绩“优”的人数少百分之几?
23.黄师傅用一根长6米的钢管做零件,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这根钢管还剩下多少米?
24.在比例尺是1:100的学校平面图上,量得教室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教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如图,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cm的圆柱分成16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314cm2,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26.10人去划船,怎样租船,刚好能坐10人且没有空位?10人划船1小时需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解:400×2=8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800=200(米) 答:再跑200米就是1千米. 故选:A. 2.解:
1000﹣250﹣150 =1000﹣(250+150) =1000﹣400 =600
所以与1000﹣250﹣150结果相等的是1000﹣(250+150). 故选:C.
3.解: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为三角形A′B′C′,则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8,4). 故选:B.
4.解:3×3=9(种)
答:共有9种不同的穿衣搭配方法. 故选:C.
二.填空题(共9小题) 5.解:C袋占总数的: (==
D袋占总数的: 1﹣﹣﹣=,
所以D袋与A、B、C三袋中的B袋同样多.
)×4
故答案为:B. 6.解:3+2=5 150÷2=75(厘米) 75×75×
=45(厘米) =30(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框架长是45厘米、宽是30厘米. 故答案为:45,30. 7.解:64×2÷4﹣22 =128÷4﹣22 =32﹣22 =10(厘米) 答:上底是10厘米. 故答案为:10. 8.解:2.4×0.56+0.76×5.6 =2.4×0.56+7.6×0.56 =(2.4+7.6)×0.56 =10×0.56 =5.6
所以2.4×0.56+0.76×5.6=(2.4+7.6)×0.56 运用的是 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2.4+7.6),乘法分配律. 9.解:(1)30分钟=0.5小时, 4÷0.5=8(千米/时), 因为
=速度(一定),所以这段时间内他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答:小强去书店每小时行8千米,用了30分,这段时间内他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2)100﹣30=70(分钟); 答:他在书店用去70分.
(3)120分钟﹣100分钟=20分钟=小时, 4
=12(千米/时),
因为=速度(一定),所以这段时间内他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答:小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 12千米,用了 20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比例.
故答案为:8,30,正比例;70;12,20,正比例. 10.解:8×12=96(厘米)
答:至少需要铁丝的长度是 96厘米. 故答案为:96.
11.解:水果超市原有苹果100千克,又运来5箱苹果,每箱重x千克,现在有苹果(100+5x)千克, 当x=10时, 100+5x =100+5×10 =100+50 =150(千克)
答:水果超市原有苹果100千克,又运来5箱苹果,每箱重x千克,现在有苹果(100+5x)千克,当x=10时,水果超市现在有苹果150千克. 故答案为:(100+5x),150.
12.解:根据分析可知,求较大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法比较方便. 故答案为:短除法.
13.解:乙的座位不是3号;反之乙的座位一定是3号; 又因为“乙坐在丙旁边”是假话,所以丙只能坐在1号位置; 同理,“甲坐在乙和丙的中间”也是假话,所以甲只能坐在4号位置; 那么剩下的丁只能坐在2号位置; 答:坐在2号位置上的学生是丁. 故答案为:丁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4.解:1=
,
的倒数是
.
故答案为:×.
15.解:因为3的倍数含有因数3,所以3的倍数加上3的倍数的和也含有因数3,所以3
的倍数加上3的倍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解:由分析可知:如果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60°,那么此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矛盾.所以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度. 故答案为:√.
17.解:因为7>0.9>0>﹣5,
所以这四个数字中﹣5最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解: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所以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9.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特点,上图中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是:A(2,9);B(1,7);C,(4,6);
(2)把三角形三个顶点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出如下图形;
(3)再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表示出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为:(5,7)、(4,5)、(7,4);
故答案为:2、9,1、7,4、6;5、7,4、5,7、4.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0.解: 43﹣15=28
270+90=360
40×50=2000
1.6×0.5=0.8
3.1﹣0.6=2.5
3÷0.2=15 ﹣= +21.解:(1)(+)÷
=×
=
(2)×+× =×(+)
=× =
(3)(﹣)
=×2
=
(4)(1+)÷(1﹣) =÷ =×2 =3
六.解答题(共5小题)
22.解:(1)3÷1.5%=200(人), 200×40%=80(人), 200×35%=70(人), 200×23.5%=67(人), 成绩 优 良 及格 人数
80
70
67
(2)(80﹣70)÷80, =10÷80,
= 4= 6=
不及格 合计 3
200
=12.5%.
答:成绩“良”的人数比成绩“优”的人数少12.5%. 故答案为:80,70,67,200. 23.解:6﹣=5(米), 5×=6
(米), =2(米);
答:这根钢管还剩下2米. 24.解:8÷
=800(厘米),
800厘米=8米, 6÷
=600(厘米),
600厘米=6米, 8×6=48(平方米);
答:教室的实际面积是48平方米.
25.解;圆柱的底面周长:3.14×10=31.4(厘米), 314÷(31.4÷2) =314÷15.7 =20(厘米),
3.14×10×20+3.14×(10÷2)2×2 =31.4×20+3.14×25×2 =628+157
=785(平方厘米); 3.14×(10÷2)2×20 =3.14×25×20 =78.5×20
=1570(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785平方厘米,体积是157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785、1570. 26.解:3+3+4=10(人)
36×2+45×1 =72+45 =117(元)
答:租2条甲船和1条乙船,刚好能坐10人且没有空位,所需钱数为117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