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考点梳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京津冀协素材推荐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等、 第一框 坚持改革开放
一、(一)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P3注:此处为统编教材相应册次页码)(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P8)(三)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12)
(一)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P3注:此处为统编教材相应册次页码) (1)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4)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P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12)
2、共产党怎样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站起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富起来;改革开放,强起来。
二、(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作用(P3~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二)改革开放的地位(P5)(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的人成就(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6~8)(2018.9)(四)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原因) (补充到P5下)(五)我国应该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坚持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么做?)[2018.10③;2017.30(3);2015.30(2)] (补充到P5下)(六)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P9)(七)坚持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1)
(一)改革开放的作用(P3~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使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
第 1 页 共 50 页
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②使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二)改革开放的地位(P5)(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019.5①)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的人成就(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6~8)(2018.9)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①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②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人民过上幸福生活:①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②人民收入较快增长;③家庭财产稳步增加;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⑤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中国深刻影响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四)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原因) (补充到P5下)
(1)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变得更加开放。[2015.30(3)] (2)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哪个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3)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五)我国应该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坚持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么做?)[2018.10③;2017.30(3);2015.30(2)] (补充到P5下)
1.坚持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2.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
第 2 页 共 50 页
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3.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落后的东西。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六)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P9) 怎样认识全面深化改革
1.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自我完善,不是根本改变,基本制度没有变)
2.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改革的内涵)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坚持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1)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八)怎样全面深化改革?(1)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3)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九)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P11) (十)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
(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路线)(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二)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具体表现?(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补充到P4下)(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9)
第 3 页 共 50 页
(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关键一招,必由之路。党的基本路线:幸福线,政治保证。 知识拓展补充
(二)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具体表现?(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补充到P4下)
1.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具体表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较大;腐败、犯罪现象比较严重;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9)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四、(发展不平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一)我国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015.26(1)](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P10)(三)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P10)(四)正确认识共享发展(P12)(五)坚持共享发展的原因(P9~13)(六)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为实现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该怎样做?(P11~13)(2017.10③)
(一)我国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015.26(1)]
1.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大,教育水平差距大,医疗水平差距大,生活消费水平差距大,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大,就业率差距大,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大。
2.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P10)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P10):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知识雷区:
(1)我国已经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2)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3)地热代煤取暖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
第 4 页 共 50 页
(4)春运的变化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共同富裕的实现。(×) (四)正确认识共享发展(P12)
(1)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2)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3)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4)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五)坚持共享发展的原因(P9~13)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六)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为实现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该怎样做?(P11~13)(2017.10③) 13、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怎样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一、(创新表现)★(一)如何理解创新改变生活?怎样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P15-17)(2019.6①②2018.5①:2015.22)★(二)创新是如何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P16)(三)创新精神的表现(P26)★(四)我国科技创新现状(P20)(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内涵(P24~25)(六)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P11)(七)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
第 5 页 共 5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