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练习答案最新(2018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22:36: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服务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物质保阵。 第三,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的守法社会氛围,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丰厚法治文化保障。 ⑤完善的党法规体系

建设完善的党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容。完善的党法规体系,是指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完善党法规体系的总日标是到建觉

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党依据党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完善党法规体系的重点容包括: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觉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

4.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和道德规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

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

①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迫究法律责任。

②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輿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2) 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

①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国家要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

②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又要重视发

挥法律的规作用。要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掾作用。只有坚持以道德为滋养,法治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道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法治有效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5.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一般来讲,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容。

对于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学习法律知识

①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治思维都很重要。只有了解法律法规及其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治思维。 (2) 掌握法律方法

法治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法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正确理解法律的方法,包括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容和精神等;正确运用法律的方法。理解和运用法律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法治思维 (3) 参与法律实践

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才能养成自觉的法治思维习惯。人们参加法律实践的方法;一是参与立法讨论;二是依法行使监督权;三是旁听司法审判;四是参与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辩论等活动。 (4) 养成守法习惯

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公民只有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具体问题做起,才能养成守法的习惯和法治思维。 (5) 守住法律底线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律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触犯法律底线就要受到追究。坚持从自我做起,形成底线私我,严守法律底线,带

头遵守法律。

6.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就成为空话。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 (1)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①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法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 ②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③二者具有复合性的关系

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2)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

面。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3) 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一致的情况下,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

务,实际上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大学生应当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既珍惜自己权利又尊重他人权利,既善于行驶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练习答案最新(2018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ufp03lbxi9kcek7hm3l8mqar1rud1013cr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