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一》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然后使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策划与开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 教师要营造气氛,激发起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如,读一封远方小朋友的来信;读一则报道,介绍远方的小学;说一说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习作
“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
口语交际之后,可让学生趁热打铁写下来。教师要帮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回想口语交际课内容,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信里应写哪些内容;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既可以先介绍自己,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也可以先写活动想法及建议,最后介绍自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写。既可以个人名义写,也可以小组的名义写。
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好后再寄出去,教师可通过示范的形式,教给学生写信封的正确方法。 口语交际一 我们的“手拉手”活动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手拉手”活动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 1、全班交流:
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情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大
家庭。
第三课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 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