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便、施工使用人员少。施工速度快、交通开放时间快,加上施工人员少,可以在不影响交通畅通的情况下进行路面的维修养护工作,特别适合于高速公路的快速维修和养护。
常温条件下作业,降低能耗,不释放有毒物质,符合环保要求。 因为微表处封层很薄,所以在城市主干道和立交桥上应用不会影响排水并且桥面也不会增加多少重量。
降低道路维修养护费用。由于微表处的预养护功能,在路面的寿命期内摊铺3-4次微表处封层,能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寿命的道路维修养护费用。,出现一些病害,包括反射裂缝、网状裂缝、松散和车辙、拥抱、下沉等病害。病害原因是由于当时路面结构设计存在不足,加上附近陶瓷企业的短途超重车辆和自然雨水等的影响,导致路面主车道的网裂、车辙病害提前出现,为了消除目前路面存在的病害,加强对路面结构的预防性养护。此方案主要以处理车辙和微表处施工,现就施工技术以及工艺介绍如下:
二、编制依据:
2.1、现场具体情况:
2.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50-2006); 2.3、《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2.4、《沥青路面微表处施工技术规程》。
三、材料要求
- 5 -
3.1、集料
集料检测结果
材料 名称 项目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洛杉矶磨耗值不大于(%) 粗集料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坚固性不大于(%) 针片状含量不大于(%) 细集料 坚固性不大于(%) 标准 试验方法 ≤26 ≤28 ≥42 ≤12 ≤15 ≤12 T0316 T 0317 T 0321 T 0314 T 0312 T 0340 备注 〉0.3mm 部分 合成矿料砂当量不小于(%) ≥65 T 0334 中<4.75mm部分 合成 矿料
3.2、集料级配筛分
骨料颗粒组合应符合《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中微表处和稀浆封层矿料级配要求(见下表)。MS-3型;
MS-3型微表处矿料级配目标配合比设计
筛孔直径 5~10石 3~5石 0~3碎石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0.075 设计 配比 - 6 -
设计级配 MS-3规范 3.3、改性乳化沥青
根据项目路面的情况和要求,车辙和微表处施工通常采用稳定性较好的改性乳化沥青,主要特点是可提高高温稳定性;提高与骨料的粘附性;提高路面的抗剥落性,具有很好的韧性及粘韧性等。改性乳化沥青质量检测结果见下表。
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指标要求
测试项目 蒸发残留物含量/﹪ 破乳速度 筛上剩余量/﹪ 恩格拉粘度(25℃)/°E 电荷 与矿粉粘附性/裹覆试验 针入度/ddm 软化点/℃ 延度(15℃)/cm 溶解度(三氯乙烯)/ ﹪m 贮存稳定性 1d 5d 技术要求 60 慢裂 ≤0.1 3—30 阳离子带正电(+) 2/3 40—100 ≥53 ≥20 ≥97 ≤1 ≤5 试验结果 62.6 慢裂 0.01 7 阳离子带正电(+) 2/3 58 57.5 22 97.5 ≤1 ≤5 3.4、其他材料
水是构成微表处混合浆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用量的大小决定浆的稠度和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混合浆料的水是由矿粉中的水、乳液
- 7 -
中的水和拌和外加的水构成的。因此,试验结果确定控制总含水量在矿料质量的5~10﹪范围,根据当天施工时的环境和路面温度以及当天所用集料的含水量进行配方调整。同时,采用一般自来水,因不含杂质和有害盐类,PH值在7左右。填料采用32.5#以上水泥,要求为袋装水泥,并无结块和颗粒。
四、车辙概述
车辙是由于路面在长期的重载反复作用下所形成,严重的会出现裂缝,甚至坑槽,其施工方法是根据车辙的深度,对病害位置进行一次或多次填充,通过行驶的车辆压实,再进行同步薄层罩面,其施工方法及其工艺与微表处施工一致。 4.1、施工要求
A、施工前将车辙范围内的病害处理彻底,并清理干净杂物; B、车辙填充是采用专门的V形摊铺槽进行车辙施工; C、深度在8mm~40mm的车辙,应首先进行车辙填充,然后再进行微表处罩面,也可采用双层微表处。
D、车辙施工完一层后,应通过车辆完全碾压密实,再在上面施工微表处摊铺。
E、摊铺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如出料口出料是否正常,摊铺槽的搅拌速度等。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