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拂晓(f?) 箱箧(qiè) 胚胎(pēi) 日薄西山(b?) ....B. 推崇(ch?ng) 藩篱(fān) 荒僻(pì) 大庭广众(tíng) ....C. 褶皱(zhě) 镂空(l?u) 惶急(huáng) 风雪载途(zǎi) ....D. 琐屑(xiè) 呵斥(hè) 荒谬(miù) 锐不可当(dāng)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峦叠嶂 转弯抹角 天衣无缝 物竞天择 B. 荡然无存 因地治宜 长途跋涉 巧妙绝轮 C. 草长鹰飞 相安无事 穷愁缭倒 微不足道 D. 雅俗之别 五彩斑澜 气息奄奄 哀草连天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D.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 ....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芦花荡》的作者孙犁是现当代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B.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作家张潮。 C. 《蜡烛》的作者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
D.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作者老舍为我们展示了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圆明园的历史。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D. 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6.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黄沙,黄沙,漫漫的黄沙,无垠的黄沙,让人寸步难行。干渴,干渴,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突然,大漠深处,天际升起一轮新月,闪现宝石般的蓝光。——呀!月牙泉!绮丽的月牙泉,你是一朵烂漫的花,点染千古荒野。沙鸣是你的歌,云飞是你的舞。你澄澈的胸怀里,一半蓝天,一半黄沙。芳草、繁花、驼影、亭阁,你把塞北江南的美景,绘成一幅无与伦比的流淌着生命韵律的画!
A. 文段开头运用反复,强调了黄沙的无边无垠,给人们的行走带来了无比的困难。 B. 文段中“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人们干渴至极。
C. 文段中“你是一朵烂漫的花”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牙泉对荒野的装点作用。
D. 文段结尾用“绘成”一词赋予亭阁以人的行为,运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塞北江南富有生机的独特美景。
二、填空(共10分) 7. 默写(8分)
①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②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④______________,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⑥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⑦《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2分)
人民网10月7日电本网综合消息,国庆长假今日将结束,受探亲、旅游和学生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地高速公路今天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多地高速或再现拥堵。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测,7日全国公路返程高峰将从10时开始,有可能持续到晚
上21时。6日路网运行压力较大的路段还将迎来新一轮的车流高峰,特别是一些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汇和连接线的交通流量将持续高位运行,交管部门采取有效的疏通措施,将是道路通畅的关键。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9-11题。
(一)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王子猷居山阴(节选)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意思。(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__ ②但少闲人 但:________________ ..③即使夜乘小船就之 就:________________ ④造门不前而返 造:________________ ..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12-14题。(共8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
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2. 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2分)
13. 文中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4. 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3分)
(二)阅读《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她40多岁的样子,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显出莫大的无助和惊恐。
③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④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是那样委屈、无助、伤心??
⑤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