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区文学再一次因为与民主运动产生联系,文学主题与题材大体上是集中在两个领域:对黑暗现实的诅咒与对腐朽现实的否定,以及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了之前的自我反省与历史总结。
战时三个地缘政治空间中,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域(简称国统区)的文学具有最鲜明的跟战争局势相呼应的阶段性。抗战初期,文学在表现其跟民族命运的血肉联系中表现出亢奋热烈的战争浪漫主义倾向,救亡成为文学的中心,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聚合起原先分散于无产阶级文艺运动、自主义文艺运动、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各阶、派别作,其会刊《抗战文艺》成为贯通整个抗战时期而又影响巨大的唯一文学物。新闻性、纪实性、小型性的作品,成为创作的主流,在发挥巨大的战时宣传鼓动作用的同时,也较多地失落了文学的多样化、个性化。
2、试分析沦陷区文学创作的特点。
论:沦陷区文学创作的特点:
在?言?与?不言?两方面都处在不自由的状态,在夹缝中进行艰苦的挣扎,坚守着文学的阵地;二是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对立中趋向接近。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侵略者占领地区的文学。从1937年 7月29日北平失守,1938年10月21日广州被占,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但英美、法等国控制下的上海租界地区尚未沦入日军之手,上海成为?孤岛?的文学情况见上海?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沦陷区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不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呈现比较复杂的情况,其中有官办汉奸文学,有鸳鸯蝴蝶派之类的消遣文学;比较有积极意义、且能在当时得到生存发展的则是另一类文学,即没有特别鲜明的政治倾向,却
5
能忠于现实主义精神,对现实社会或个人内心的某一方面作了比较真实的反映并有所针砭的一些作品。同时也有一些进步和爱国的作家在沦陷区坚持文艺创作活动。
第四章 二、名词解释
1、海派小说——这是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都市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中的小
说创作流派,该派的特点是注重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渡性地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主题,且重视小说在形式上的创新。
三、简答题
1、张天翼的小说创作有什么样讽刺特点?
答:张天翼小说创作的讽刺特点:讽刺艺术个性鲜明独特,善于配合时代文学主题,抓住人物特征来展开讽刺艺术的批判。具体:1.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2.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3.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4.新鲜流动的口语。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 太阳与土地 是艾青诗歌常用的意象。 三、简答题
1、后期“新月诗派”创作有什么特点?
答:后期?新月诗派?创作特点:注重性灵的艺术展现,强调回到内心,特别强
调抒情诗的艺术创造,抒发大都市被压抑的心灵情感,热情地从事抒情诗的形式实验。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
6
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四、论述题
1、结合平时的创作,试分析论述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点。
论: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点:
体现了中国新诗的反叛性与异质性的特征,注重打破传统的?和谐?,展开在对立当中的审美诉求,展现现代人的生命困惑,具有?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的特点。
穆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倾向,而反讽是这种现代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穆旦晚年仍然坚持诗歌创作,不仅保持了他冷峻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辨,而且在艺术上和思想上更加成熟,展现出其晚年的生存状态和思想。他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含有深沉悲哀的成熟,这种成熟,在其反讽中有所体现。以《蛇的诱惑》为例,这首诗写于1940年,以一只飞蛾的视角,写了?第二次蛇的出现?。?我只想园当中那个智慧的果子:阿谀,倾轧,慈善事业。?将?慈善事业?与?阿谀?、?倾轧?放在一起,在强烈的对比中凸显所谓的?慈善?,讽刺他们的虚伪。?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的夹道里,穿来,穿去,带着陌生的亲切,和亲切中永远的隔离。?(《蛇的诱惑》1940年)?陌生的亲切?,?亲切中永远的隔离?也同样是反讽,用?陌生?来修饰?亲切?,又进一步说明亲切所包含的?永远的隔离?。表面上看,那些在珠宝市场选购商品的青年男女是多么热情、相爱,而在耀眼的珠光宝气里,那所谓的亲切中所蕴藏的是一种?陌生?,是一种?永远的隔离?,他们永远也无法真心相印,只是在表面的光鲜中体会毫无生机的虚伪的感情。 穆旦的作品戳穿现实的隐瞒与欺骗穆旦创作的诗歌与传统的诗情诗意截然不同,其视点的新颖、感觉的新鲜、形象的凸现不仅与传统的诗情、诗美相去甚远,而且和自五四兴起的浪漫主义也不尽相同。穆旦的诗歌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戳穿现实的?瞒?与?骗?,以不妥协的姿态逼视现实。穆旦的这种文化姿态一方面来自外来西方艺术的力量:艾略特、奥登等20世纪的诗风,这些诗人的创作是穆旦产
7
生奇异诗思的一个重要启绳,如对现代人生存矛盾的揭示、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但另一方面,穆旦对传统的背离——突破平衡、呈现出人生的分裂状态又恰恰是借助?传统?得以进行的,在穆旦的诗歌中,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歌谣和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诗句时常同时出现,这种并臵的方式本身就是对传统最好的解构。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白杨礼赞》是 茅盾 的散文作品。 2、 《雅舍》 是梁实秋在抗战时期的散文作品。 三、简答题
1、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有什么样艺术特点?
答:林语堂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主张幽默讽刺性的散文创作,强调要?以自我
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主张散文创作的自由抒发。林语堂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纵观林语堂的散文无不流露出或淡或浓,或清晰或朦胧的幽默诙谐。
四、论述题
1、结合平时的创作,试分析论述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特点。
论:夏衍报告文学的创作特点:
注重写实,与时代、社会和现实生活贴近,批判现实黑暗,反映下层社会民众的苦难生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夏衍的报告文学强化了文学色彩。他运用了小说、散文乃至戏剧、电影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使其具有了文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着重描写、刻画富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夏衍的报告文学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作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的转变。例如《包身工》,虽然它还带有浓重的新闻纪实色彩,但由于作者着重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