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了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这三个人物,就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特别是通过对芦柴棒烧火做饭、被逼带病出工及下工搜身的三次细腻的描写,相当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精于艺术营构,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作逼真的描绘。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报导、速写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勾连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喝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那对粥的描写,使你立即感到了猪食。
3.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创造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相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方法熔于一炉,交错运用,并焊接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及工厂主的种种罪恶,但在关节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全部爱憎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他又以铁一般的事实和精确的数据,对这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作出直接的评价和深刻的分析。笔法飞灵,情真意切,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 《一只马蜂》 是丁西林的戏剧代表作。 2、 《法西斯细菌》 是夏衍的戏剧代表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广场戏剧”——这是在抗战时期,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在全民总动员
9
的口号下,现代戏剧创作强调要突出?民族复兴,暴露敌人侵略阴谋,号召落后的同胞们觉醒?的创作宗旨,使之通俗化,其中包括街头剧、广场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与谐剧等形式,在戏剧发展实,广场剧的出现,在?话剧的民族化?方面,作的有益尝试。
三、简答题
1、歌剧《白毛女》创作有什么样艺术特点?
答:歌剧《白毛女》创作的艺术特点:《白毛女》反映了?旧社会将人变成鬼,
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思想主题,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艺术创作,不拘泥西洋歌剧的传统,而是大胆地吸收中国古典戏剧的特点,参照传统戏曲的抒发,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使剧情更加符合中国民众的欣赏习惯。1.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2.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3.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4.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四、论述题
1、结合平时的创作,试分析论述夏衍戏剧创作特点。
论:夏衍戏剧创作特点:
夏衍的戏剧善于写普通的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从?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内在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能从简单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反映激荡的时代特征。
1.夏衍注重从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出发,显示时代风云的影响。?我只写了一些出身不同,教育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基本上却同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的人物,被放臵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面,他们如何蹉跎,如何创伤,如何爱憎,乃至如何到达了一个可能达到的结果。?夏衍的第一个剧本《都会的
10
一角》在展示上海小市民的生活同时,也关注全国的形势,借人物之口喊出了?东北是我们的!?并因此遭到禁演,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上海屋檐下》中林志成、杨彩玉和匡复的命运,与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关心时事的小学教师赵振宇点评报纸上的市井新闻、李陵碑的儿子死于战火,使人们的视野从弄堂扩大到外部世界。《法西斯细菌》中,俞实夫由东京到上海到香港到内地,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救国理想的几次破灭,是日本侵略深入的结果。《芳草天涯》中知识分子的遭遇与战争情境紧密相连。?民族解放战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灵的地震’的震源所在。所在有远近,振幅有大小,因之从各种不同的性格和环境中的女人们心中可以引起各种的反响,但,有谁能拒否这巨波的影响?有谁能臵身于战争的事外??作为党员作家,夏衍始终注意时代与人的命题。
2.采取严谨质朴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夏衍受到了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戏剧的影响,反对夸张、矫情的?剧场性?,严格遵循真实的原则,从生活自身的节奏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出发,将平凡的生活题材搬上舞台,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人物现实处境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上海屋檐下》中生活实感触手可及,衣服滴水声、洗菜的声音、小孩子在一起吵架的声音、咳嗽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真切自然的感觉,戏剧中各种矛盾冲突平缓地进行着,不给人惊奇突兀的感觉,一切都是顺利成章、水到渠成。?作者用淡墨画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细致而不落痕迹,浑成而不嫌模糊,真正的感情深沉地隐藏在画面的背后,不闻呼号而自有一种袭人的力量,这是现实主义的力量。?在创作《水乡吟》时,作者原意是表现抗日游击队的事迹,但?为了不想再在沙上建塔,所以我有意的把真正想写的推到观众看不见的幕后?。显示了作者的严谨求实的创造态度。
3.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夏衍的戏剧一般不采用激烈的外部冲突推动剧情发展,而是?表现时代激流在人们心灵上荡漾起的涟漪?,着眼于人物性格、心灵的内在冲突,通过人物细微的表情动作,平淡、朴素的对话,让
11
人品味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在《上海屋檐下》中,林志成、杨彩玉和匡复尽力理智、克制的语言中,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无奈。在《法西斯细菌》中,俞实夫的妻子作为一个日本人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复杂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一些朴素的语言,细微的动作表情表现出来的。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