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互联网+”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新发展
作者:贾凌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3期
摘 ;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正是发挥博物馆的熏陶教育功能,在给青少年提供最好的参观体验的同时,给予其爱国教育、审美教育,以此来体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本文探讨“互联网+”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发展的联系,就其意义和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新发展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与载体,博物馆是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机构,是国家和地区展示人类文明、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互联网+”的思维深刻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与变革,它在引导人们回顾过去、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的教育功能也有新拓展空间,这是因为博物馆内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像一个立体的百科全书。利用博物馆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满足人们学习需求,将其作为青少年教育阵地,一边配合学校教育,一边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素养。那么,博物馆应该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青少年教育的新发展呢? 1推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专题展览和活动
海伦·凯勒在书中这么理解博物馆——“人类进步所走过的艰难道路,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之变”。这说明博物馆就像是人类昨天的脚印、今天的镜子和明天的根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学校不同,它没有规定的课程和顺序,无需完整的课程和学习进度,而是发挥自己教育方式特色进行熏陶教育。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逐步深入,青少年素质教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承担社会文化教育职能的博物馆也需要不断配合学校教育,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文化素養及陶冶情操[1]。
比如,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时,为了吸引学生,可以推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专题展览和活动,例如铜陵市博物馆结合自身的地方特色推出了“铜博学堂”“博物馆里的文字”等一系列活动,依托铜陵三千年的矿冶历史设置了青铜文化展厅,通过循序渐进的历史发展进程,在轻松愉悦的参观过程中,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知历史、学习知识,启迪未来…… 2利用互联网形式,创新展示方式
博物馆是一个面向社会广大观众的教育部门,近几年,中国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次,每年以超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博物馆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它所属示的内容不一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