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第二次语文参考答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7:15: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参考答案】D 解析:A项“结合部”应为“接合部”,“即”应为“既”;B项“涉(sè)”应为“shè”,“盈利”应为“营利”;C项“卜”应为“(bǔ)”“撼”应为“憾”。 2.【参考答案】A 解析:A:颁布,公布,一般用在法令制度等方面,此处用颁发B: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C:困扰,围困并搅扰,使处于困境而难以摆脱;D: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节的样子。

3.【参考答案】B 解析:B项小括号的解释应放在书名号之后。

4.【参考答案】C 解析:A成分残缺,在“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后加“的结局”;B句式杂糅,把“被”改为“为”或去掉“所”;D两面对一面 5.【参考答案】 赞同:

①丰富了诗词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既学习了苏轼的诗词,又传承了传统文化,是一种教育创新。

③大数据分析苏轼,且各个学科之间融通,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 反对

①这样做,无异于拔苗助长。

②从词频、苏轼喜欢的风景等入手研究诗词,只可能会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内容。 ③用现代视角解读苏轼,多了几分功利,少了几许古风。

【评分标准】理由一点1分,两点3分。赞同或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6.【参考答案】

我终于来到了江南,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水乡。又是一场春雨,如丝般落在泛着氤氲水汽的湖面。这天地间的朦胧,迷醉,让人流连忘返。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一直延伸向远方,空气中分明还有杏花的丝丝甜香。难怪白乐天有词云:能不忆江南? 【评分标准】内容符合情境要求,感受真切,给3分;能运用两种修辞方法,给2分; 语言流畅有文采,给1分。)

7.【参考答案】B无中生有,“免于匮乏”产生了民主政治,但不等于说它是民主进程的主因,而且它也包含了国家衰败的因子。 8.【参考答案】C 解析:C,所有的民主都应该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冲破国家存在的底线,符合原文意思。A选项“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错误。综合第三段和第五段“国家要负担起国民的更多福利要求,结果透支国家资源,使国家陷入衰败。”“终随西方国家的去工业化而“向吃光主义迈进”可以得出。 B、结合第5段可以得出享有和平会加剧政治的过度,但并不是说没有和平就没有政治过度现象。D、最后“西方国家财政亏空,吃光了老本”说得太绝对,从文中第5段得出,这是一种趋势,而不是已成结果。 9.【参考答案】

(1)对公民来说,这意味着为国家做出一定的牺牲奉献,以保障国家机体的健康。对国

家来说,意味着对公民的有限权利供给。(2分)

(2)既要考虑民意,提倡民主精神,又要保障有效的国家能力。(2分)

解析:本文总共六段,从文章的三、四、五段可以得出“政治过度”的原因,针对原因,筛选出关键词,进而归纳出“政治适度”的条件。

10.【参考答案】

①第一次流泪是老人对自己整个犹太民族所遭遇苦难的悲痛内心的表现; ②第二次流泪是老人对自己曾经残杀鸽子行为的忏悔,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鸽子的无限感激。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其中第二点中“忏悔”“感激”各1分。 11.【参考答案】①小说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老人吝啬、斤斤计较的一面,促使“我”

敬而远之。接着由南斯拉夫女人玛利娅的话,写出我的惊讶、好奇,引发 “我”尾随犹太老人,想一探究竟的举动,进而发现他感恩、善良、温暖的一面。写情节突转也可以,老人的形象随着情节的陡然反转,有了鲜明的变化。②设置悬念,请结合小说展开分析,说明作用。③补叙,请结合小说展开分析,说明作用。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其中,每点中,手法术语1分,展开简析1分。

12.【参考答案】①文章开头通过“不主动哈罗”“如同影子一般,”“无声地”“摇晃而

过”“颇为艰难”“飘”等字眼,表现老人的孤僻、不善交际。②从要求“我”支付一元钱,“以敏捷的速度,从我手中拿走两元”,为了还一元钱天天按门铃等细节,看出老人的精明执着。③深情地“喂鸽子”“望鸽子”等细节,表现了老人外冷内热、感情深沉、懂得感恩的一面。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并结合文本分析2分,两点4分,三点即可满分。其中,结论1分,简析1分。

13.【参考答案】1、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猜忌2、战争的残酷与对普通百姓的伤害3、人性

的温暖和救赎。结合文本分析。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4.【参考答案】D 解析:夺,丧失。

15.【参考答案】A 用在并列复句中表示并列对举可,不译。B.介词,在/介词,向;C.介

词,用来?的(办法)/介词,凭??身份;D.连词,并且/连词,却。

16.【参考答案】C 解析:C项学习古文成为贤能的公卿,学习当下文章成为小人,这种说

法错误,应为行道者成为贤能的公卿,只追求名声者成为小人。学习古文是行道的一种途径方法。 17.【参考答案】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评分标准】错一处不扣分,错两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18.【参考答案】 (1)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学又被时俗抛弃的人,哪里值得给人指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评分标准】判断句式1分;“于” 1分;“质” 1分,语言通顺1分。

(2)如果这两种心理交织并存而不加选择,那么(我)担心(你)纯洁的本性会逐渐衰退,浮躁的意气就会迅速占据上风

【评分标准】“交存”1分;“浸微”1分,“骤”1分,语言通顺1分。 19 【参考答案】旷达乐观 凄楚痛苦

【评分标准】旷达乐观(1分,意到即可) 凄楚痛苦(1分,意到即可)

20.【参考答案】

①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江水波涛茫茫,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伤感。

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友人日暮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 ③夸张的手法,“天涯一望断人肠”表现了分别后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一共6分。 21.【参考答案】

积极入世,不愿同流合污【1分】主张出世,逃离世俗。【1分】(义近即可) 22.【参考答案】

孔子:无道之世,无论得志与否,都应该积极入世,担负变革社会重任,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2分)。孟子:人生得志则施恩天下(1分),不得志则洁身自好,独善其身(1分)。】 23.【参考答案】

(1)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2)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3)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萦岩峦 (4)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5)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24.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立意角度:

从正面看马云此举,可以讨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文化传播与发展应结 合时代特色,应随社会发展;文化的发展应具有新生力量的参与;文化发展的多样化,不可一棍子打死等等。

从反面看马云此举,《攻守道》是网络段子硬抻出来的,没有主线,内容空洞,完全靠 堆砌明星,只是宣传片,谈不上传播文化;可以讨论应尊重文化艺术的纯洁性、高雅性与严肃性,不能游戏艺术;让商业铜臭与文化艺术划清界限,还文化艺术一个纯洁的环境等等。

从马云文化情怀出发,马云此举旨在于向弘扬中国武术做出贡献的前辈致敬,向世界分享中国文化,传递中国的文化自信等。

可以从市场营销角度立意。认为马云此举为自己的双十一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是聪明和成功的举措等等。 附:

《答乔适书》参考译文:

古代为文之道中断而不被推行,在时间上已经很久了。当今的读书人,文风习惯崇尚浅薄鄙陋,如果不是句式整齐、声韵对偶的文章,他们就不会听不会读。浮夸、粗制滥造的写作方法,相互追随且四处流行,没有其它不同的方式。在这之间,(如果有人)只拿古文交谈的话,那么(别人就把他)与奇谈怪论者一样看待。大家又排斥、辱骂他,怪罪、诋毁他,不是把他看作迂腐,就是指责为糊涂,说他背离时代、远离名声,在追求富贵方面迂阔、不切实际。前辈中没有赞誉他的人,同辈中也没有附和他的人。他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用坚决的精神来坚守(古文之道),不用坚韧的意志来坚持(古文之道),那么没有人不害怕和怀疑的,后悔并且想(改变)的,突然之间就会又离开这条道路而走向那条道路了。唉!仁义、忠正的君子,难道单单多出现在古代,却在当今很少出现吗?这也是由于世俗的风气,众人形成的势头,使(读书人)不能够崇尚古文之道罢了。

阅读你的十篇文章,(你)的确在古文方面有追求。(你)来信询问我说:“想要向当今的文章学习,却担心变得浅薄鄙陋;想要向古文学习,却害怕在世上不能够取得功名,学习应该指向什么?”(我)引用韩愈先生的《师说》的观点寻求解惑。你正值青春年华,怀着进取的志向,在仁义不兴盛的时候学习古文,赞同学古文的人少,批评学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没有困惑吗?,因此写信问我。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学又被时俗抛弃的人,哪里值

得给人指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我)只是因为退隐、无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因此能够从事于不急功近利的古文,有人称我是喜欢古文。所以你对我充满了深深地期待,大概是被我的言论所感动,于是寻求自己的同类吧!试着为您说说:

向古文学习,是用来追求大道的方法;向今文学习,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方法。大道,说的就是仁义;名声,说的就是官位俸禄。既然这样那么,追求大道的人能兼顾到名声,追求名声的人就没有兼顾大道的办法。为什么呢?践行大道的人,虽然确实有困顿与通达的境遇,然而(当他)在上层做官时,就成为贤能的公卿,(当他)困顿处在下层时,就成为品格高尚的人。当他处于上层时,给君王建成礼制,给人民带来安定;当他处于下层时,就孝顺和愉悦亲人,修养身心。无论困顿还是通达,都源于善。守望名声的人,确实也有困顿通达的境遇,然而和上面的情况都相反。在上层做官,哪有什么贤能公卿呢?在下层困顿的时候,哪有什么君子呢?他在上为官时,对君王和人民没有什么帮助,;在下层时,不能孝顺愉悦亲人,也不能修养身心。无论困顿还是通达,都离开了善。所以说践行大道的人,对名声能兼顾;守望名声的人,没有对大道兼顾的办法。

你有志于大道又对名声不忘怀,对古文喜欢学习,对当下的文章也喜欢学习。如果这两种心理交织并存而不加选择,那么(我)担心(你)纯洁的本性会逐渐衰退,浮躁的意气就会迅速占据上风。你心里明白仁义大道,又学识渊博,应该坚守,不要离开(大道);坚持住,不要丧失(大道);尽力而为,不要停止。必将获取大大的名声了。学习的真假有别;文章的意图和功用自有收获,有什么好困惑的呢?说得不恰当,但这正是我想说的。

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第二次语文参考答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va3o4mbqi8qp2012imx4yj364q360011o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