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合集】河北省廊坊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4:25: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因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与性质有关,故A错误; B.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与性质有关,故B错误; C.硬度大小与Na和水反应现象无关,与性质无关,故C正确;

D.因钠的还原性强,所以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热量,与性质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钠与水的反应,应从钠的强还原性和钠的物理性质来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钠浮在水面,然后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现象是物质性质的体现,根据钠的性质分析现象原因。

14.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同温同压下),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 【答案】B 【解析】 【详解】

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盐酸与NaOH溶液足量,则铝完全反应,设铝与盐酸、2xmol,则

2Al+6HCl=2AlCl3+3H2↑ 2 3

B.1∶2

C.1∶3

D.2∶1

2x x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3 4x 2x 3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2x4xmol×27g/mol)︰(mol×27g/mol)=1︰2,故选B。

33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表达正确的是 A.三硝酸纤维素脂 B.硬酯酸钠

C.硝酸苯的结构简式:

D.NaCl晶体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三硝酸纤维素脂正确书写为:三硝酸纤维素酯,属于酯类物质,故A错误; B.硬酯酸钠中的“酯”错误,应该为硬脂酸钠,故B错误;

C.硝基苯为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得到,结构简式:,故C正确;

D.氯化钠的配位数是6,氯化钠的晶体模型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实验室拟用NO2与Cl2混合用NaOH溶液吸收的方法消除其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制备

①仪器M、N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②欲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选呢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D在制备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查阅有关资料可知: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

①装置中X和Z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观察到X试剂瓶中有黄绿色气体,Z试剂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Y中观察不到气体颜色,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无现象,则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取Y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b

e

f

g

h

d

c

i 吸收Cl2中的HCl(抑制

Cl2的溶解) Cl2+2OH-=ClO-+Cl-+H2O 观察气泡流速便于控制Cl2和NO2的进入量的比例

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NO2的量过多,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NO2和NaNO3,加入硫酸后NO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O和NO2,故在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根据仪器构造判断;

②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据此分析; ③根据氯气中含有的杂质以及氯气是大气污染物分析; (2)①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气体的用量,据此解答; ②根据实验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

③红棕色气体是NO2,说明有亚硝酸钠生成,据此解答。 解析:(1)①根据仪器构造可知M是长颈漏斗,N是分液漏斗;

②由于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需要向上排空气法,且还需要尾气处理,因此要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其装置连接顺序是b

e

f

g

h

d

c

i;

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在制备装置中的作用是吸收Cl2中的HCl(抑制Cl2的溶解);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大气,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2)①由于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气体的用量,所以装置中X和Z的作用是观察气泡流速便于控制Cl2和NO2的进入量的比例;

②实验时观察到X试剂瓶中有黄绿色气体,Z试剂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Y中观察不到气体颜色,说明二者均反应掉。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无现象,说明没有亚硝酸生成,这说明NO2被氯气氧化为硝酸钠,则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③由于NO2的量过多,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NO2和NaNO3,加入硫酸后NO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O和NO2,故在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反应结束后。

点睛: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题干信息的灵活应用。另外需要明确:实验操作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制备实验需加热,应先加热气体发生装置,产生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给实验中需要加热的物质加热。目的是:①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②保证产品纯度,阻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已知A为常见烃,是一种水果催熟剂;草莓、香蕉中因为含有F而具有芳香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2=CH2羧基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解析】 【分析】

A为常见烃,是一种水果催熟剂,则A为CH2=CH2,A与水反应生成B,B为CH3CH2OH,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C为CH3CHO,F具有芳香味,F为酯,B氧化生成D,D为CH3COOH,B与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F为CH3COOCH2CH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为乙酸,D中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CH2=CH2;羧基; (2)反应①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CH3CHO+2H2O,故答案为:

CH3COOCH2CH3+H2O

(3)反应②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CH2CH3+H2O。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甲醛(HCHO)在化工、医药、农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Ⅰ.利用甲醇(CH3HO)制备甲醛

【3份试卷合集】河北省廊坊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vdxt5w5544m0xd0pw4b4c2db011w500m7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