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持各润滑点的清洁,不得使油外溢。 2.机械部分应检查以下内容 (1)检查各部螺丝紧固情况。
(2)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无干涩磨损,无打牙,无杂物落入齿间。 (3)检查皮带松紧程度。 (4)检查叶片紧固螺栓情况。 (5)注意监视各部无异常。
(6)给水管路、给矿溜槽及槽体无泄漏。 3.电器部分应做以下检查 (1)电流在额定限额内。 (2)电压正常。
(3)电机温升正常。
(4)各开关正常,操作方便灵活。 三、 设备易发生的故障及原因 螺旋分级机常见故障及其分析 现象 原因 电流过高 1.返沙量过大。 2.螺旋槽内杂物、碎钢球过多。 3.润滑不良。 4.基架不稳,振动大。 5.齿轮啮合不当。 6.尾部轴承损坏或橡胶轴衬脱落。 齿轮过响 1.轴承间隙过大。 2.装配位置不正确、键松动。 3.啮合间隙不合适,或磨损过甚。 4.打牙、断齿。 轴承温度过1.油量不足或油质不好。 高 2.轴承间隙过小或过大,安装不正。 3.皮带过紧。 4.负荷过大。 5.轴瓦因无油已烧瓦或局部磨坏。 6.瓦面接触不好。 第三节检修规程 一、 检修周期和内容 1.检修周期 规格:Φ2400
检修类别 周期 小修 2~3(月) 中修 16(月) 大修 48~60(月) 2.检修内容 (1)小修:
A、检查、更换各部联轴节,紧固地脚螺栓。
B、检查、清洗各传动轴瓦、滚动轴承及各密封装置,损坏者更换。
C、焊补返砂槽、溢流槽。
D、检查更换各螺旋叶片和衬铁。
E、检查各水管,截门并处理漏水现象。 F、减速机换油和清洗。
G、清扫电动机、检查绝缘及接地情况。 (2)中修:
A、检查各齿轮间隙,倒个或更换。 B、更换水门及溢流返矿槽。 C、更换电机轴承。
D、检查大轴焊补情况并适当加固。 E、更换螺旋叶片支架。
F、各部传动轴瓦刮研,修理或更换。
G、更换尾部支座轴承,或尾部法兰或轴。 (3)大修:
A、更换螺旋轴总成,大伞齿轮。 B、检查更换十字头。 C、焊接断轴。
D、更换各减速机轴瓦、轴承。 E、更换槽体,处理基础。 二、检修注意事项
螺旋轴拆卸时,应吊适当部位,尽量保证其平行移动防止翘曲变形。 三.检修质量标准 1.螺旋轴部
(1) 螺旋轴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10毫米,螺旋部分总装外形不应超过20毫米,
螺距偏差不应超过15毫米,叶片两头水槽内壁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0毫米。
(2) 两螺旋轴十字头中心线距离偏差不应大于1毫米。两轴不平行度每米小于±
0.25毫米。
(3) 螺旋轴焊接后轴长偏差不应大于10毫米,径向偏差不大于5毫米。弯曲度
最大不得超过12毫米,焊缝焊牢焊透,并保证其同心性。
(4) 支架与叶轮片衬铁的联结螺栓要齐全紧固,衬铁应分布均匀,两衬铁之间间
隙应为6毫米。
2.槽体
(1) 槽体与叶片衬铁在运行中不应相撞击。
(2) 水槽标高允许不应超过给定的15毫米,中心线偏差不超过5毫米,倾角偏
差不大于10毫米,溢流沿高度应合适、平直、篦孔均匀。
3.传动部
(1)传动部大小齿轮间隙为4—5毫米,齿侧间隙不应超过1.2毫米,啮合面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宽不小于60%。 (2)、正齿、付齿顶间隙应为0.25倍的模数,齿侧间隙不大于1.5毫米,接触面沿齿高不少于40%,沿齿宽不少于60%。
(3)、各传动轴瓦与十字头瓦装配间隙。 A、 顶间隙不少于0.2~0.3毫米。 B、 侧间隙不少于0.1~0.2毫米。 C、接触点数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个。
D、接触角度应在1000左右。 4、升降机构部:
(1)、尾部接触端轴在螺旋尾部中轴承转动自如。 (2)、丝杆升降平稳灵活,无卡住现象,伞齿轮传动平稳。 (3)、提升减速机及伞齿轮检修标准应符合通用标准。 四、试运转:
(1)试运转前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盘车一周。
(3)按操作规程启动。
(4)注意检查减速机齿轮,直齿轮,伞齿轮声音是否正常,各轴瓦,轴承温度是否
过高,一般不应超过60℃。
(5) 各部啮轮啮合无干涉现象,无异常噪音。
(6) 检查升降丝杆是在指定行程范围内,上下运行无弯扭无卡阻。 (7) 螺旋轴运行时应平稳灵活,无跳动阻滞现象,升降自如。
(8)大中修后先空车试车2小时以上,再给矿负荷试车,负荷试车6小时以上方可验收交工。
第七章渣浆泵
第一节 安全规程
1、冬季长期停泵时,必须泄掉管路和泵内积水,以防整个系统冻结和生锈。 2、运转中需换备用泵时,应须先将备用泵转起来,待正常后方可停泵。 3、事故停车时要及时切断电源,通知有关岗位。
4、吸入管连接应紧密,输出管不应有急剧的转弯和变径。 5、进矿口应设置金属网,以防矿液杂物吸入泵内。
第二节操作规程
一、运转前的准备与检查
1、检查地脚螺栓及各部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2、检查各轴承润滑油是否充足。 3、检查填料磨损与松紧程度。
4、盘车检查泵内有无摩擦和阻滞现象。 5、检查各闸门是否在需要的位置。 6、检查各管路有无泄漏和堵塞。 7、检查电流表是否在零位。
8、检查电机及开关箱,线接头是有松脱现象。 9、电器各部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 二、操作方法
(一)开车操作方法
1、起动前应按检查项目逐项检查。
2、接到开车信号后,应与有关岗位联系好后方可开车。 3、打开水封截门,使水压大于泵工作压力0.5㎏/㎝2以上。
4、合上配电箱开关,按顺序起车。 5、起动电机。
6、空转5-10分钟,运转正常后,打开吸入管路截门,打开输出管压力表截门,泵进入正常工作。 (二)停车操作:
1、得到停车信号后,方可停车。 2、关闭吸水管路截门。
3、打开冲洗截门,用冲洗水冲洗3-5分钟,将泵内泥沙冲洗干净后方可停车。 4、停止电机运转。 5、拉开配电箱刀闸。 6、关闭供水管路截门。
7、人力盘车2-3转,以防压泵。
第三节 维护规程 一、设备润滑
润滑表 润滑部位 润滑方式 润滑材料 加油周期 电机轴承 涂抹 轴承脂 每季一次 泵滚动轴承 油杯 同上 每班一次 1、各轴承部温度不得超过60℃。 2、电机温度不得超过55℃。
3、更换油时,必须将油污清洗干净。 二、运转中的检查与维护
1、经常检查各部轴承是否正常。
2、注意观察设备运转情况无振动现象,声音是否正常。 3、注意观察各部螺丝有无松动。
4、经常注意水封压力表与砂泵压力表是否指示正常。 5、注意观察水封及铜套是否是混浊水泄漏出。 6、注意各管路闸门是否有泄漏和堵塞现象。 7、注意电机温度升高是否正常。 8、随时观察电流表指示情况。
第四节检修规程
一、 检修周期
类别 周期(月) 小修 0.5 1修 3.6 大修 12-36 二、检修内容 1、小修:
(1)检查或更换轴套。 (2)检查更换填料。
(3)轴承检修加油,必要时更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