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修版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练习 1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8:5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南安一中高三上学期地理练习卷 1

自然灾害与防治

1.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某大河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1)说明右图中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及自然原因。(6分)

(2)传说鲧、禹父子治水成败在于“堵”“疏”之别,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别列举几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6分)

2. (2016新课标Ⅲ卷)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图11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10分)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3.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8分)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4分)

(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4.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圈。读图,回答问题。(8 分)

(1)说明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5 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防治措施。(3分)

5.材料一 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9年它的主题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1979年,美国白蛾由朝鲜传入我国东北,所到之处枝枯叶落,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2008年,它从西北方向进入临沂市,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繁殖,并且在临沂10.5万公顷的林地、农场上繁衍生息,肆无忌惮地啃食着绿色植物。

(1)美国白蛾为什么会在我国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形成如此大的危害? (2分)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4分)

6.(5分)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地级行政区域多个气象观测站关于大风天气的多年统计资料,该区域的大风天气多由冷空气南下引发形成。

(1)据图归纳该行政区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2分)

(2)从全球气候变化分析该行政区域大风日数年际变化趋势的原因。(3分)

7.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4分)

8.(8分)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旱灾对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3分)

精修版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练习 1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vgkw8b3u51od1e2lms547le14lox100wf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