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4:45: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以“一二三”工作思路为指导,即围绕一个中心,深化两项改革,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初中学段课堂教学全面改革。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打造高效课堂、魅力课堂、和谐课堂。 两项改革: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个转变:一是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2.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编制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梳理知识体系,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分层习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3.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总结推广各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市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三、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全面性原则。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重点,全方位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带动,配套推进教学管理、作业、评价等教学改革。

3.创新性原则。在借鉴各地各校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自主创新,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改革要在各学校、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教学效能有明显增强、学生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 四、具体措施

1.变“教案”为“学案”。改变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确立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变“教案”为 “学案”,将“学案”建设成“导学”的有效载体。

2.变“教学”为“导学”。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师讲生听”为“先学后教、生学师导”。 3.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科学运用讲授式教学方式。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结合学科和课型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预习、展示、反馈作为新授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1)2009年9月:教研员到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后六中学学习,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2)2009年10月:制定《文登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深入到部分学校调研,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3)2009年11月:召开全市教导主任会议,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期培训;组织全市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再次到杜郎口中学学习。

(4)2009年12月:深入到周边市区学习、借鉴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2.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2年2月) (1)2010年3—6月:各学科推出课堂教学改革建议;确定全市1/2的学校为首批实验校;举行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实验学校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并进行研究;教研中心深入学校调研。

(2)2010年7月:召开实验学校教导主任会议,交流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的经验,讨论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实施过程的经验教训,对前期实验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其余学校整体跟进,全面推进我市初中学段课堂教学改革。

(3)2010年8月:跟进学校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4)2010年10-12月:教研中心深入学校调研。 (5)2011年4-6月:课堂教学展示。 (6)2011年7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7)2011年10-12月:教研中心深入学校调研。

搜索更多关于: 2011年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的文档
2011年课堂教学改革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vhhv0r5lz0a0pl1tz0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