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练(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选择题
1.(改编题)2019年8月2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决定,此次修改在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均有所突破,更加注重保护农民权益。这有利于( )
①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②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 ④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②③ C.③④
B.①② D.①④
解析:选D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再分配机制,排除②。③“直接”表述有误。
2.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国家出台《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通过完善股权激励、内部激励机制等,使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营造鼓励探索、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下列体现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正确推导过程是( )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善分配机制—增加科研人员收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善分配制度—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增加科研人员收入 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际贡献与收入匹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④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健全分配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活力—让知识引领时代发展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①④正确说明了分配政策在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中的作用;②颠倒了“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与“增加科研人员收入”的关系;③混淆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第 2 页 共 7 页
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国家重奖有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所产生的效应,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①把高端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②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 ③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 ④在更高层次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⑤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经费管理制度 ⑥扩大科研人员资金使用方面的自主权 A.②—⑥—① C.⑥—②—④
B.②—④—③ D.⑤—⑥—④
解析:选B 重奖科技工作者,会激发其创新热情,从而促进、引领创新,并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4.(2019·郑州第三次质检)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是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由中央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日前,财政部下发通知,提前向全国地方政府投入16 632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公务员、教师等工资发放及其他民生支出。中央实施此轮均衡性转移支付( )
①发挥了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②促进了财政收支平衡 ③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环节,①符合题意;加大民生支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财政收支平衡、市场配置资源,排除②③。
5.(2019·广州四模)某超市创新采用“内部合伙人”模式,将员工的身份由单纯的被雇佣者转变为不需要承担企业风险的合伙人,把员工的薪酬与超市利润捆绑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果蔬部门为例,在行业损耗率超过30%的情况下,该超市损耗率只有4%~5%,净利润率达2.3%,领跑整个行业。该模式有利于( )
①优化分配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 ②员工利益与企业目标达成一致 ③降低外部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 3 页 共 7 页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把员工的薪酬与超市利润捆绑起来,有利于优化分配方式、员工利益与企业目标达成一致、调动职工积极性,①②符合题意;题中措施,无法实现“降低外部风险”的效果,排除③;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效益,排除④。
6.2019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加速发行,累计发行占债务限额的七成,新增债券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6个领域,资金投入占比64.8%,为经济稳定和支撑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不考虑其他因素,加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②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③带动有效投资扩大 ④投资重点公益性项目 ⑤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A.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⑤
B.④→③→②→① D.⑤→③→②→①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通过加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加大对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有效释放内需潜力,进而使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增长,B符合题意。材料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无关,与⑤有关的C、D选项不选。A颠倒了因果关系,不选。
7.石油产业是某国的单一支柱产业,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该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跟着暴跌,已经无法维持该国的全民福利,导致了财政赤字逐年增长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 ③逐步加大货币供应量 ④缩减不必要的政府支出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缓解通货膨胀,①入选;②与题意不符;加大货币供应量会加剧通货膨胀,排除③;政府缩减支出有利于减少财政赤字,④入选。
8.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和采购经理指数等指标来看,受转型时期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当前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微观经济主体税负过重、融资渠道收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面对这种经济形势,国家
第 4 页 共 7 页
采取的下列经济政策中,合理的有( )
①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经济发展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③上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 ④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生产扩大→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②③符合题意;上调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不利于刺激消费,排除①;减少财政支出,不利于扩大投资和需求,且与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无关,排除④。
9.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下列能扩大国内市场的财政措施有( )
①优化消费补贴,促进消费升级 ②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③发展消费金融,挖掘消费潜力 ④落实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④分别从降低消费支出负担、提高居民支付能力方面指出了扩大国内市场的财政政策;②属于行政手段,不是财政政策;③属于货币金融政策。
10.2019年5月10日,李克强总理就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情况听取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他强调,减税降费是全年重点工作,要持续用力,加快推进,落实到位。减税降费( )
①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稳增长、稳就业 ③是我国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 ④说明科学的货币政策能够固本培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减税降费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稳增长、稳就业,①②正确;材料未体现个人收入分配,故排除③;减税降费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
第 5 页 共 7 页
策,排除④。
11.2019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提高了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此所产生影响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刺激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增加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解决企业融资难→振兴实体经济→拉动经济增长 ③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振兴实体经济→拉动经济增长 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增加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表现之一是增加政府支出,进而带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①符合题意;减税降费会促进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③符合题意;政府发行债券不是为企业融资,排除②;居民投资渠道增加不是稳健货币政策的结果,排除④。
12.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下列措施及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企业税负减轻→企业投资规模扩大→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②落实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③科学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合理流动性→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④下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财政收入增加→经济调控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②③分别采取正确的财税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排除①;④属于从紧的财政政策,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20届·百校联盟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15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通知,决定开展农商互联工作,中央财政给予每省2亿元的资金支持。农商互联工作支持采取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投资合作经营模式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模式、新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