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多选或不选或选错,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 C )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 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称为 (A )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指标法 C、归纳推断法 D、模型法 3. 几位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4.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 D )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5. 要了解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B )
A、50名学生 B、每一名学生
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6. 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 ( C )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 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每个人的文化程度是统计指标 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C )
A、总成本 B、工资总额 C、平均成本 D、职工总数
9.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D )
A、人均粮食产量 B、男女人口数比例
C、劳动生产率 D、机器设备总数
10. 一个统计总体 ( D ) A、只有一个标志 B、只有一个指标
1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 一个总体单位 ( C ) A、只有一个标志 B、只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2. 要了解2000户养蚕专业户的生产情况,数量标志为 ( B ) A、2000专业户的收入 B、每一专业户的养蚕收入 C、养蚕专业户的户数 D、 每一专业户的蚕种类型 13. 以产品等级来衡量某产品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B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14. 某班有50个学生,某学期英语考试全班总分达3580分,除以50人之后,求出
的平均成绩是 ( D )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C、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 D、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值
15. 统计总体同时具备三个性质是 ( C )
A、社会性、经济性和数量性 B、社会性、总体性和综合性
C、同质性、变异性和大量性 D、科学性、可行性和具体性 16.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17. 下列标志中,哪个属于品质标志 ( A )
A、姓名 B、年龄
C、工作年限 D、基本工资
18. 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 B ) A、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B、 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C、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19.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B )
A、人口普查 B、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C、果树产量调查 D、工业企业机器设备使用情况调查 20.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 C )
A、两者是一致的 B、两者不是一致的
C、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D、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21.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 C )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22. 调查时间是指 ( A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2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23. 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 C )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24.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B )
A、 调查时间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25. 调查期限是指 ( B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收集时间 26. 某企业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元月31日前,则调查期限为( C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27. 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对调查总体进行全面分析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28. 对占全国钢产量80%以上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钢产量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B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29.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是 ( C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D、灵活程度不同
30. 抽样调查是 ( A )
A、遵守随机原则要求的调查方法 B、以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C、全面调查 D、一种无误差的调查方法
31. 对一批彩色电视使用寿命进行调查,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32. 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大致基本情况的统计
调查方法属于 ( C ) A、抽样调查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33. 编制组距式分布数列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 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34.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3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35.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36.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B )
A、划分各组界限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组数 D、确定组距
37. 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8.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 ( B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39. 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B ) A、2500 B、2250 C、2100 D、2200
40. 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 ( D )
A、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B、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C、 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D、 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41. 计算向下累计次数时,各组累计次数表示 ( C )
A、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各组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D、各组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42. 计算向上累计次数时,各组累计次数表示 ( A )
A、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各组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D、各组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43.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 B )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4.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B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45. 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 )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库存额 C、商品库存量 D、职工人数
46. 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D )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
47.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D )
A、国内生产总值 B、流动费用率 C、人均利税额 D、商店总数
48. 某商场2000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年末库存量为20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