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13:47: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10-19班)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其中第1题~第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题~第1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①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②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③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④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⑤汤姆逊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A.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普朗克为了对于当时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紫外灾难”进行解释,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①正确;

②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

,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故②错误;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③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③正确;

④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但没有发现质子和中子,故④错误;

汤姆逊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故⑤正确。故B正确。

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运动,一质量为的物块以大小为的初速度从传送带的点冲上传送带,从此时起到物块再次回到点的过程中,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一定为

B. 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一定为C. 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可能为零 D. 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可能为零 【答案】D 【解析】

当v2>v1时,物块回到P点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为v1,物块水平方向只收到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动量定理合力的冲量为mv1+ mv2,AB错;如果v2

3.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左右两边共接有额定电压均为U的8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为

P),左端接在一电压恒为U0的交流电源两端。此时8盏灯刚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 B. 此时交流电源输出的功率为6P C. U0=8U D. 如果灯L6突然烧断,灯L1和L2将变亮,而其余5盏灯将变得更暗 【答案】C 【解析】

【详解】A、C项:设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流为I0.由题图可知,原线圈中电流圈中6灯并联,副线圈中电流n2=6:1;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

,副线得n1:

,所以U0=6U+2U=6U.故A错误,C正确;

B项:根据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知电源输出功率为8P,故B错误;

D项:如果灯L6突然烧断,总功率减小,故副线圈总电流减小,原线圈电流也减小,故灯L1和L2将变暗,而原线圈电压变大,故副线圈电压变大,其余灯将变得更亮,故D错误。

4.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带光滑圆弧形槽的小车,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以速度沿水平槽口滑上小车,且上滑过程始终未离开小车,如图所示,若

,则铁块离开小车时将( )

A. 向左平抛 【答案】B 【解析】

B. 向右平抛 C. 自由落体 D. 无法判断

【详解】小铁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由于

,则得:

,所以铁

,解得铁块离开车时:

块离开车时将向右平抛,故B正确。

5.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在T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

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在原线圈上的电压为:

,根据电压比与匝数比关系有:

,所以有:

,输电线上的电流为:,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联立解得:

,故C正确。

6.在t=0时刻一木块在静水面O处开始上下振动,形成各个方向传播的水波.t=1s时,如图所示,水波向西刚好传播到M点(图中只画了东、西方向,其他方向未画出),O、M间的距离为2m,波形的最低点N与原静水的竖直距离为15cm,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t=1s时,O点的运动方向向下 B. 该水波的波长为2m

C. M点与N点振动后,在某时刻速度不可能相同 D. t=1.25s时刻M点和N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当t=1s时水面波向西刚刚只传到M点,由图可知,0点振动了半个周期,则T=2s,

t=0时刻,O点向下振动,经过半个周期O点向上振动,故A错误;

B项:根据

可知,

,故B错误;

C项:根据波的传播可知:M点振动比N点振动超前那么,根据质点振动的对称性知M点和N点有可能对称分布在水平面的上下且振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

D项:t=1s时M点向下振动,N点向上振动,经过一定的时间,M、N肯定可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故D正确。

7.电动汽车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某一种无线充电方式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上依次铺设圆形线圈,相邻两个线圈由供电装置通以反向电流,车身底部固定感应线圈,通过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相连,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时,就可以进行充电,若汽车正在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w1al9ygdl6et871df8g8njyy26yjv018l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