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卷人:霍秀林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
《沁园春 雪》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分别概括上片和下片的意思。
上片: 下片: 二、赏析加点词之妙处。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理解填空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 。
2、具体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 , 。 , , 。 3、想象雪后情况当空的景象,表达词人对雪后美景由衷赞美的句子是: , , 。
4、由上文写景过度到下文评论历史人物的句子是 : , 5、歌颂当代英雄,抒发词人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 , 。
1
制卷人:霍秀林
《雨 说》练习
班级: 姓名:
一、 赏析词句
1、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3、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
4、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 二、 思考题
1、 第一节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五节所描绘的情景与写雨有什么关系?
3、诗中反复出现“雨说:我来了??”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4、第7、8两节诗,雨反复要“教孩子们勇敢的笑”,这其中的“笑”你是怎么理解的? 5、从第九节诗中可以看出“雨”具有怎样的精神?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7、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课外古诗名句积累
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
制卷人:霍秀林
《星星变奏曲》练习
班级: 姓名:
一、赏析词句
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夜晚,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
2、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
3、在“寒冷中寂寞的燃烧”中“寂寞的燃烧”是什么意思?
4、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心头 ..
5、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
6、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
三、 思考题
1、 诗人将“星星”作为主要意象,反复咏叹,练习全诗的意蕴说说“星星”有怎样的象征
意义,诗人反复咏叹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这首诗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具有朦胧诗的一些显著特点,你认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
面?试举例说明
课外古诗名句积累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3、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清 曹雪芹《红楼梦》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
制卷人:霍秀林
《外国诗两首》练习
班级: 姓名:
《蝈蝈与蛐蛐》
赏析下列句子
1、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昏而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
上飘荡。
3、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的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4、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5、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夜》
1、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 2、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
3、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的光芒。 ......
4、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有什么好处?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