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藏密气功与道家气功的比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3:51: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藏密氣功與道家氣功的比較

藏密氣功與道家氣功同是我國歷史悠久、奇人輩出的氣功門派,至今都繼續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發展,大顯身手比較兩者的異同,或許對於有志於探索氣功奧秘的人能有所裨益。 藏密氣功關於脈的學說,以中脈為中心,中脈乃持命氣(真元之氣)與遍行氣(動作之本)等彙聚之所,也是獲取孙宙外氣、能量的主要通道。其位於任腦門正中至會陰部,粗如脈管。一說位於脊柱。修中脈是藏密氣功最根本的法門之一。因為中脈是人體命脈中的命脈。道家氣功則持任督二脈之說,以為人體前有任脈後有督脈,氣體在任督二脈中前降後升,打通任督二脈便可以進而打通全部奇經八脈乃至十二經脈,因而通任督是道家提高功夫的根本途徑。令人覺得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兩派氣功都把練功的重點放在人體的中線部位。這大概與任的神經線中心系統位於人體脊柱(也就是人體中線部位)有關。近年來有周式新創遙感氣功,也把脊柱作為練功之本,據報導功效極神速。然而藏密氣功中脈通後,並無氣體周流迴圈之說,而道家氣功有“小周天”之說。而且,任督為諸脈之帥,周天一通,可收百邪難侵之效。藏密氣功還有左右脈之說,其位於中脈兩側,為精血運行軌道,其脈氣可匯入中脈。道家氣功採用中醫經絡學說,人體前面中線有承泣、俞府等一系列穴位,但不成直線排列,分屬各條不同的經脈。人體後面中線右側也有一系列俞穴。到底藏密氣功左右脈與道家氣功的中線兩側穴位有何關聯,尚無人研究。筆者認為兩家學說有近似之處,絕不會是偶然的巧合。而道家氣功的經絡理論比藏密氣功更細膩而易於為醫療實踐所證實。

關於“五輪” 與“ 百會”等要穴

藏密氣功把修“五輪”,打通人體頂、喉、心、臍、會陰五處脈結,使身體一切脈氣進入中脈做為練功重要內容。據說人體有七萬二千組脈,在上述五處纏糾成結,並輻射出八至六十四條粗脈,狀如車輪。故稱 “五輪”,修“五輪”時取的是人體內五個圓的平面。道家氣功與藏密氣功近似的是在頂、心、臍等部位多有要穴。頂有百會。百會為諸脈之海,氣輸全身各經脈。胸有膻中穴,為任脈要穴。所謂中丹田即指它,常被用作意孚穴位之一。臍處有神闕穴,更是人體要穴。有些氣功流派即以臍為下丹田,“自發五禽戲動功”以及其他功派便將臍處作為意孚的本穴。背對神闕穴有命門穴,更是眾所周知的人體要穴,修腎煉精少不了它。命門右近有腎俞穴,也是腎氣傳送的重要穴位。

藏密氣功有“七輪”之說,在原“五輪”之外加“眉輪”與“底輪”。道家氣功則有印堂這一要穴與“眉輪”相近似。印堂為天目所在,上丹田即指它,可激發的能量很大。會陰處有會陰穴,為任督二脈氣前降後升的升降轉捩點,也是煉精強腎的重要穴位。令人不解的是道家氣功雖有肩井這

一大穴,但對喉處實在無須加以重視,而藏密氣功憑什麼把喉處作為重要的“五輪”之一呢?

筆者認為,藏密氣功修“五輪”實為同時意孚處於同一平面上的所有穴位。根據道家氣功穴位經氣激發的理論,這樣修煉獲得的能量實較高的,甚至“五輪”平面上下的近處穴位經氣也可能受到感應和激發。修“五輪”時從上依次向下脈氣出於兩足底湧泉穴,頗近于修道家的整體周天功。而道家氣功要麼通周天(周天一通任督二脈上的所有穴位都可以同時修煉),要麼單獨意孚要穴,較易收到“辨證療疾”之效,也易達到某些特定功法的特定要求。

關於上、下行氣交會與 “性命雙修” “坎離交媾”、“性命雙修”乃是道家氣功最著名的命題,其內涵為腎火上升而心氣下行交會,化精為氣而滋潤周身,為長壽不老之秘法。 令人吃驚的是,藏密氣功也有類似的功法內容。藏密氣功的修氣脈階段,先修數息法,二修金剛誦,三修寶瓶氣。要求提肛吸氣,使發生於心之東南方的上行氣下壓,發生於會陰之上的下行氣上提,兩氣會於臍下。此法類似於“性命雙修”。然而由於要求閉息若干時間,初學者易憋氣而生偏差。所以只有修金剛誦有成者可習之。道家“性命雙修”即要求修于腎陽湧動之時,又要求文火修煉之,難處在於掌握火候。然而若真正做到“性命雙修”便可以化精為氣自我滋潤,受益無窮。藏密氣功修寶瓶氣勝在長吸緩呼,持氣剛猛,一旦成功,所獲的能量很大,較易出特意功能。

關於“三寂” 與閉“三寶”藏密氣功有“三寂”的練功要求,一為身寂,二為語寂,三為意寂,身寂相當於道家氣功的靜坐,要求軀體松靜,盤足持印(雙掌疊於臍上)打坐,不做動作要求。語寂要求吐濁氣、禁語言,任呼吸自然起落,近似於道家氣功靜功中的自然呼吸。意寂要求心不憶過去,不思未來,不執著眼前內外境,此相當於道家氣功的調心。從大處著眼,這三寂與道家氣功調身、調息、調心諸法比,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只是道家氣功三調的方法門道豐富無比。藏密氣功“三調”較專一。可見氣功確實是“法無定法,萬法歸宗”,有著共同的規律。

道家氣功則有“閉三寶”的說法,要求閉眼、閉耳、閉嘴,使人的精、氣、神三寶不從眼、耳、口裏逃逸出去。這實際上是把三調之根本法同時具體化的靜功要求,閉眼、耳可加強入靜,閉口有利於調息,練功的實踐效果較好。藏密氣功三要素為脈、氣、明點。明點乃是激發體內真氣與獲取陰陽外氣所必不可少的,它位於中脈中段(軀幹上腹部)狀如明珠。通過觀想中脈明點,將極大地增長功力。密宗寧瑪派無上瑜珈大圓滿功法有一內容為在陽光下觀想中脈明點,無須如道家氣功存采吸外氣的意念,即可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藏密氣功修拙火定時,也可使臍輪中脈紅菩提心明點化火,隨拙火上升至頭頂,從而獲得頗為可觀的能量或征得神通(特異功能)。

道家氣功與之相似得是內景意孚,內視臍後或氣海穴或心等部位有一盞燈或一團火,或一顆明珠等,意孚於斯,可獲很大的能量,這也稱為內視。當然,道家內景意孚的方法比藏密氣功豐富得多,不僅可意孚光、火等物,也可意孚海濤、綠樹等。和藏密氣功不同的是,道家氣功的內景意孚既可自然地產生,也可是存意念的結果並且不把它作為練高功夫必經的重要階段。有時數息或存意于丹田等部位也可獲得極大功效。任何層次練功者都可練內景意孚。而藏密氣功則把內視明點作為高功夫的必經階段,而且拙火是功夫長到一定階段自然產生的。初學者不宜貿然修之。

藏密氣功修金剛誦為修氣脈的第二步功法,修煉得當可獲很高成就。其方法具體為觀想中脈,默念或出聲念字咒,也可同時默想字咒的梵字。至今藏寺及五臺山寺的僧人修金剛誦時依然保持傳統功法。令人讚歎的是修金剛誦念字咒可迅速獲較大功效。筆者及一學生修金剛誦不到十天,便使氣打通雙手劍指,雙手勞宮穴、雙足底湧泉穴。事實上筆者練功所化的時間頗少,一般為幹家務事時口誦字咒(有翁阿哄等字),當然要念得有一定的節奏和音調,甚少存意觀想中脈。可見念字咒可產生體內震盪,激發體內真氣,進行內臟自我按摩,甚至可打通外氣進入人體的“天門”。據此推測,佛門教徒口誦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連續重複,亦可產生氣功效應。佛門教徒誦讀佛經,只要存意於“氣”,也應有如此功效。可惜釋迦牟尼的氣功功法遠傳有失,現在佛教徒打坐念經,多已失真諦,例似枯坐死念,哪會有氣功功效!

有獨無偶,道家氣功有吐音氣功。于古傳今的“六字訣”氣功,有呵、吹、噓等字,一個字配一種內臟器官,念之可收治療內臟之疾的功效,真是簡潔易行,因而流傳甚廣。峨眉道家氣功行功中須吐“嘿”字,以助氣行脈。凡此種種,均與藏密氣功有類似之處。然而道家氣功吐音吐字數量限制,多者不超過一百遍,藏密氣功卻多多益善。據說和尚要修好金剛誦,至少要念40萬遍金剛咒,數量可謂驚人,練功可謂刻苦,這也許是他們較易出成就的奧秘之一吧。總之,從理論上看,藏密氣功講究入定的程度,或謂較重視人體主觀能動性的開發與利用。道家氣功講究“天人合一”,可謂較重視人體主觀與大自然客觀的相統一。從功法上看,藏密氣功功法因整理挖掘不夠,在民間流傳較少,階段性較強;而道家氣功流派流傳極多,可謂五花八門,門門有道,實用功法階段性顯得不強。從實用性看,藏密氣功重視人的整體修練,修練成功時既身鍵體壯,又可為他人療疾;道家氣功則既可練人的整體,也可練人的局部,所以道家氣功有很多對症而練的功法。從流傳狀況看,藏密氣功因宗教色彩較濃,傳承嚴密,長期被禁錮於佛門內,群眾知之甚少;道家氣功則長期在道觀與民間同時流傳。

搜索更多关于: 藏密气功与道家气功的比较 的文档
藏密气功与道家气功的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wa9491bwp423gj8fm4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