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田径项目的增多 B、田径规则的改变
C、田径场地、器材的变革
D、社会进步、田径运动迅速发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间竞技频繁
29、在跳跃项目中,起跳脚着板时,应以_______先触地。 A、脚前掌 B、全脚掌 C、脚跟
30、在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时间与出手初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 A 增加工作距离,缩短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 缩短工作距离,用力时间不变,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C 工作距离不变,增加用力时间,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31、投掷项目的用力顺序是_______。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中间的两端
32、对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一般是_______。
A、加大运动量 B、减小运动量提高强度 C、减小运动量和强度
33、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应由地面垂直丈量至横杆_______最低处。 A、上沿 B、下沿 C、中间
34、丈量径赛项目距离的方法是_______。 A、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B、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C、从起点线的前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35、传接棒时最适宜的位置是_______处。 A、离接力区前沿4-5米 B、在接力区中线
C、离接力区后沿4-5米
36、推铅球的最后用力,在完成推动作过程时,躯干应做_______动作。 A、挺胸 B、制动 C、前倾
37、步长是指---_______。
A、后蹬距离 B、腾空距离 C、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38、哪个国家的长跑家创造了“法特莱克”训练法_______。 A、美国 B、法国 C、瑞典 D、肯尼亚
39、铅球的投掷圈为_______。
A、2.135米 B、2.125米 C、2.145米 D、2.235米
40、在田径比赛中,标准跑道每条分道宽最小为_______米,最大为1.25米。 A、1.21 B、1.22 C、1.23 D、1.24
41、对投掷项目远度增加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 A、出手角度 B、出手速度 C、出手高度
42、从理论上讲,现阶段是最先进的跳高技术是_______。 A、俯卧式 B、跨越式 C、背越式
43、1984年6月在联邦德国埃伯斯塔国际跳高比赛中我国运动员______创造了2.39米的世界纪录。
A、李荣祥 B、朱建华 C、关英楠 D、魏建华
44、由国际田联规定世界田径锦标赛是______年一届。 A、2 B、3 C、4 D、5
45、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______届奥运会。 A、27 B、28 C、29 D、30
46、跳跃技术的关键部分是______。
A、助跑阶段 B、起跳阶段 C、过杆阶段 D、着地阶段
47、跳远跳起时的腾起角一般为______。
A、18°- 24° B、45°-50° C、30°-35° D、60°-70°
48、3000米属于______项目。
A、短跑 B、中跑 C、长跑 D、中长跑
49、400米以下距离和800米以上距离计时方法(省级以上比赛)______。 A、400米以下距离和800米以上距离电子计时和手计时均可使用
B、400米以下距离跑只能用电子计时,800米以上距离使用电子计时和手计时均可 C、400米以下、800米以上距离跑只能用电子计时
D、400米以下距离跑,电子计时和手计时匀可,800米以上距离跑只能使用手计时
50、田径运动的特点______方面体现。
A、田径运动项目的周期性和非周期体现出全面特点 B、田径运动项目多也能体现出它的全部特点
C、从田径运动项目有广泛的群众性、激烈的竞争性、严格的技术性、能力的多样性中体现出它的特点
D、从事田径运动项目趣味中体现出它的全部特点
51、在教学的粗略掌握阶段,因如何预防伤害事故______。
A、准备活动充分,严格检查场地器材,运动负荷与组织教学合理 B、严禁学生在课堂开玩笑,严格教学秩序
C、严格规定练习的间隔距离
52、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程的目的______。
A、田径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点,能全面适应社会体育工作的需要,是为全面掌握运动项目打好基础
B、开设田径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择业创造条件 C、开设田径课程有利于其它运动项目的学生 D、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开设田径课程
53、社会主义社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______。
A、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思想素质 B、必需具备良好市场经济头脑
C、必需具备正确的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 D、掌握有关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攻关能力
54、制定教学进度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______。 A、考虑学生的时机水平 B、考虑项目技术的难易程度 C、考虑三个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55、如何计算一次课的运动负荷______。
A、各部分作用时间占课总时间比例,练习的组数与时间,距离每组间隔时间,调整时间,每组练习脉搏等
B、从练习的组数和时间就预测本课的运动负荷 C、从练习时间占总时数比例就可预测负荷大小
56、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地基本依据是______。 A、学生的实际情况 B、场地、器材的数量 C、教材
D、气候条件
57、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量、强度、密度三者关系______。
A、强度大时,量要减少,密度降低,其;量大时,强度减少,密度加以控制。 B、强度大,量大,密度大,三大叫大运动量 C、量大,强度中等,密度增大
58、前起跑器距起跑线一脚长,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一脚半长叫______。 A、普通式 B、拉长式 C、接近式 59、起跨腿的角踏上起跨点到摆动腿的脚着地这一阶段所完成的技术动作叫______。A、过栏技术 B、起跨攻栏 C、下栏着地 D、栏间跑
60、从下栏着地到下一栏起跨攻栏点前的垂直部位之间的跑法叫______。
A、过栏技术 B、起跨攻栏 C、下栏着地 D、栏间跑
61、人体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所具有的速度是______。
A、腾起初速度 B、腾起角 C、水平分速度 D、垂直分速度
62、跳远的助跑道从起点至起跳线的长度至少为______米。 A、30 B、35 C、40 D、45
63、跳高的助跑最后一步约与横杆成______度。
A、25 B、30 C、35 D、40
64、______是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技术阶段。 A、投掷项目的预先加速 B、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姿势 C、最后用力 D、维持平衡
65、对竞走运动员判罚犯规的依据不包括______。 A、是否有屈腿
B、重心上下起伏较大 C、运动员个子较矮
D、竞走时不是以脚后跟先着地
66、足跟接触沙面瞬间身体重心与足迹最近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叫______。 A、起跳距离 B、腾空距离 C、落地距离 D、缓冲阶段
67、身体重心在腾空中通过的水平距离叫______。
A、后瞪距离 B、腾空距离 C、着地距离 D、支撑阶段
68、短跑起跑后加速跑时上体抬起过早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 A、两脚没有蹬起跑器
B、两起跑器距起点线的距离过近 C、猜枪声不是听枪声起跑。
69、掷标枪时,应在投掷步的_______就开始做引枪动作。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第四步
70、在逆风情况下投掷标枪时,出手角和倾斜角应_______ A、出手角大些,倾斜角大些 B、出手角小些,倾斜角大些 C、出手角小些,倾斜角小些 D、出手角大些,倾斜角小些
71、背越式跳高起跳时,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可以使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