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目录
一 、基 础 部 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坑开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沉井质量通病以及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基坑开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沉井制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沉井下沉?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桩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锤击沉桩质量通病及防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射水沉桩质量通病及防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振动沉桩质量通病及防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静力压桩质量通病及防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灌注桩成孔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钻孔桩混凝土灌注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模板和支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预制构件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施工胀模通病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钢 筋?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钢筋焊接质量通病及防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混凝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自拌混凝土?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预应力混凝土T梁和箱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8.2、预应力混凝土T梁?错误!未定义书签。 8.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预制梁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一般缺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预制梁移动和堆放?错误!未定义书签。 9.3、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平衡悬臂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挂蓝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支架现浇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中跨合拢段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施工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 73 11.2露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混凝土裂缝?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混凝土夹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外形尺寸偏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悬索桥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锚碇及索塔承台大体积砼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索塔、塔身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索鞍、索夹制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钢箱梁制造及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主缆系统制作及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 桥面铺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桥头及桥梁伸缩缝处的跳车 ..................................................................................... 83
13.1产生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防治跳车的基本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桥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96?
14.1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开裂?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沥青混凝土铺装壅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桥面混凝土平整度(含厚度) 超差的预防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小型混凝土构件外观粗糙的预防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桥梁工程在施工中质量通病涉及内容广泛,从基坑开挖、桩基础施工、构件预制及安装、支架现浇混凝土等。在桥梁工程中根据桥梁施工的特点,施工中的存在一些质量通病,针对这些质量通病制定了预防措施和治理办法。
一 、基 础 部 分
1、基坑开挖
1.1、挖基
1.1.1、放坡开挖塌方 1、现象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 2、原因
(1)基坑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或者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边坡失去稳定而造成塌方。
(2)在基坑两侧,堆放大量土方或施工便道距离基坑过近,在重力或者外力影响下使坡体内剪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塌方。
(3)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由于排水、降水措施不当,一方面土层受水的影响而湿化,内聚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土方的流失,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
(4)在挖方时由于操作方法不当出现掏空现象,使土体失去稳定。 3、预防措施
(1)根据土的分类,力学性质确定边坡坡度。一般情况下可参照下表
基坑的坡度参数
土的类别 基坑顶端无荷载 砂性土 1:1.5 基 坑 坡 度 基坑顶端有静荷载 1:1.75 基坑顶端有动荷载 1:2 粉性土 粘性土 1:1 1:0.75 1:1.25 1:1 1:1.5 1:1.25 注:1、开挖深度在3m以上时,应作稳定验算,然后确定坡值,宜在适当的深度增设平台。 2、开挖深度在4m以上且施工周期较长时,宜作坡面铺砌,如用薄膜覆盖、钢丝网水泥砂浆抹面或土袋堆砌坡脚等。
3、在同一基坑内,如各层土质不同应根据不同土质进行不同放坡,其边坡可成折线形。
(2)采用机械挖方时,应根据不同土质,不同的坡度值,放出基坑边线,在挖方时要边挖边修坡,每次修坡深度不宜超过1m。
(3)在坡顶上弃土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堆积土数量和土的性质确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2m,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4)在受地下水、地表水影响的基坑,应根据不同深度,不同土质确定排水方法。当基坑深度大于3.0m且属砂性土,宜采用井点降水。降水深度掌握在基坑底以下0.5~1.0m。对深度不深的基坑可采用集水井直接排水持续不停进行,避免基坑被水浸泡。
(5)人工挖方时,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要边挖边修坡,每次挖方深度不宜大于1m,在将近1m时候就应该修整边坡。
(6)基坑的底面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一般应在基础平面尺寸外各边放宽0.75~1.0m,作为支模及开挖排水沟、集水井之用。当基坑底面尺寸不能满足满足需要,而采用修坡放大基坑底面尺寸时,坡脚宜用土袋堆砌,以维持边坡稳定。
4、治理方法
(1)由于坡顶堆载过量导致滑坡、塌方时,应该清除过量的堆载作为坡顶卸载处理,然后再修复边坡。
(2)若是由于降水措施不利、效果不佳或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导致滑坡、塌方时,应采取补救的技术措施,确保其能达到施工所需要的要求,然后再作边坡修复。
(3)边坡的修复应先清除滑坡、塌方的土体,再按实际情况放坡,也可以放缓边坡。 1.1.2、围护基坑失稳 1、现象
不宜放坡开挖的基坑,采用档土板或者钢板桩作为围护结构,发生支撑倾斜、围护结构顶部下沉、严重漏水、漏泥、下脚内向位移等现象。
2、原因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