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教师用书 岳麓版必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47: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8课 笔墨丹青

学习目标: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重点:中国古代绘画起源与发展脉络。 2.难点: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教材整理1 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1.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1)魏晋

①绘画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②代表人物: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2)唐朝

①背景: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②特点: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③代表人物:吴道子,其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3.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 类别 时间 背景 ①文人阶层的不断壮宋代 文人意趣 明清 大 ②理学的兴起使人注重内心修养 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对朱耷的《松鹰图》 比 民间风情 宋代 商业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描绘民间风情、市井生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马远的《山径春行为更加注重意境 图》 特点 代表 1

明清 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反映了世俗的审美情趣,木刻版画、年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布贴画、剪纸画

[误区警示] 文人画不同于山水画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特别讲究布局构图。而文人画虽然很多也以自然风景为主题,但其注重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更追求抒情写意。

教材整理2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2.手法上: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作用上: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战国帛画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3.两宋时期,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是画坛的最大亮点。 4.中国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用具、颜色、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和艺术 追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探究点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史 料 史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2

解 读 史料一以句号分为两部分,句号之前讲述魏晋风度使人回归“本真与自然”,句号之后解释当时文人的心态。 史料二 注意三幅图画所表现的主题、呈现的方式和风格的区别,判断其分别为风俗画、文人山水画和文 【史料应用】 人画。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 思想:道教(玄学)、佛教盛行。 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

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答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画兴起等亦可)

2.史料二中三幅作品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绘画名作?指出三幅作品的风格特点。 【提示】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清朝朱耷的《松鹰图》。

风格特点:《清明上河图》属于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构图宏伟、画面开阔,重在写实;《山径春行图》属于表达文人意趣的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墨色恬淡,重在写意;《松鹰图》属于表达文人独特个性的花鸟画,形象洗练,造型夸张,重在写意。

3.一定时期的绘画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你能说明上面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吗?

【提示】 ①《清明上河图》画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情况,反映了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特点。

②《山径春行图》以“残山剩水”的构图特点反映南宋政权苟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局特点。

③《松鹰图》是画家漠视权贵、孤傲不羁个性的真实写照,反映明清时期在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背景下,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

【史论拓展】

时代变迁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魏晋 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时期 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形成。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著名画家顾恺之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唐代 宋代 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①“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南宋偏安于 3

江南,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画家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②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南宋绘画构图不讲究对称,被称为“残山剩水” ③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政治思想上日趋专制,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不拘成法的绘画作明清时期 品和画家;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出现了许多百姓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生活性的绘画艺术形式

“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昧,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

A.《洛神赋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

【解题模板】

抓关键 理解材料中“意匠”“气韵”是解题的关键,此画应该为写意画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步辇图》是唐朝阎立本的作品,两者都是以人排易误 物画为主,也没有特别突出“意匠”“气韵”,故A、B两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也没有特别强调“意匠”“气韵”,故C项错误 验结论 【答案】 D

1.下列有关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B.顾恺之画人物注重捕捉人物特征

《墨兰图》是文人写意画,故D项正确 4

C.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D.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

【解析】 《送子天王图》是唐代吴道子的代表作。 【答案】 C

2.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有一首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 )

A.《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B.《游春图》 D.《墨兰图》

【解析】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泪点多”“旧山河”“横流乱世”表达了画家对现实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墨兰图》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故D项正确;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人物画,《游春图》是山水画,《清明上河图》是市民风俗画,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3.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 )

【导学号:11140047】

(明)董其昌《山水图》 (清)郑板桥《兰花》

A.山水画 C.花鸟画

B.文人画 D.风俗画

【解析】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郑板桥正是其代表人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水浒传》自诞生以来,颇受民众欢迎。很多画家都曾为其画过插画,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右图是明代刻本《水浒传》插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原作者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 B.反映了明朝文人画的流行 C.插画书迎合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喜好 D.弥补了原著作内容枯燥,语言艰涩的缺陷

5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8课 笔墨丹青教师用书 岳麓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xf2v6i2xd4ncj33s2bw8iiwn4795r018e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