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1:54: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脑死亡(brain death)

[答案]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三、简答题

1.举例阐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遗传性因素:①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直接引起疾病遗传因素,如血友病;②遗传易感性,如糖尿病。先天性因素:指能损害胎儿的有害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 2.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

[答题要点]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3.什么是疾病?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举例:以感冒为例,它常发生在机体疲劳、受凉以后,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对机体造成损害,与此同时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加强等抗损伤反应,临床上出现咽喉痛、鼻粘膜充血、流涕、咳嗽等一系列表现,最后患者机体软弱无力,劳动能力下降。

4.生物性病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①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②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只有机体对病原具有感受性时它们才能发挥致病作用;③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原体。 5.何谓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举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DIC和休克等。 6.试以高血压为例,说明疾病发生的神经体液机制

[答题要点] 精神或心理刺激 ?

皮层﹑皮层下中枢功能紊乱

?

调节血压运动中枢反应性增强

?

交感神经兴奋

? ↘

小动脉紧张收缩 肾上腺髓质兴奋

? ↘

心输出量增加 肾小动脉收缩 ↙ ?

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7.何谓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答题要点]原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它是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结核杆菌是结核

病的病因。条件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包括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的因素,如营养不良、劳动过累、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 四、论述题

1.试从糖尿病合并局部感染阐明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题要点]糖尿病引起机体抵抗力的降低可以成为感染性疾病如疖、败血症、结核病、肾盂肾炎等发生的条件,而感染是病因。

2.举例阐明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表现。它们的相互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在疾病的代谢、功能、形态学变化中可分为两大类:1.对机体有利抗损伤,防御代偿性反应;2.对机体不利损伤,损伤障碍性反应:(1)两者同时存在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2)两者力量对比决定预后发展的方向;(3)两者无明显界限,一定条件下可互相变化。举例:烧伤。 3.举例阐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它对疾病发展过程有何影响

[答题要点]原始病因引起结果成为新的原因(称为发病学原因),以此延续下去不断发展;因果转化链愈来愈向好的方向发展称为良性循环,导致康复;因果转化链愈来愈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称恶性循环,导致死亡。 举例:大出血时的恶性循环。

4.以外伤使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为例,阐明发病学中因果转化恶性循环的规律 [答题要点] 外伤?大出血?心输出量??动脉血压?

? ? 组织缺氧 ?

回心血量? ? 微循环淤血 (因果交替规律恶性循环)

5.试以暴力作用于机体为例阐述疾病过程中损害与抗损害反应的关系

[答题要点]①损害性变化:组织破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缺氧。②抗损害反应: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缩加强、血液凝固。③损害和抗损害反应之间无严格界限:血管收缩 五、判断题

1.致病的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定的并决定该疾病特

异性的因素。( )

2.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 )

3.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条件,而不洁饮食史是其原因。( ) 4.损伤与抗损伤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无法相互转化。( ) 答案:

1.(√)因为每种疾病一般都有病因。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 2.(√)条件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疾病来说的。对于不同的疾病,同一因素可

以是某一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可以是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

3.(×)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原因,不洁饮食史是病毒性肝炎发生

的条件。

4.(×)损伤与抗损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烧伤早期,小动脉、微动脉的痉挛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甚至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

(六)、分析题

1. 某工人,在工作中不慎触电,约10分钟后被人发现,立即予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紧急抢救,15分钟后自主呼吸和心跳均未恢复。请问该工人是否为临床死亡?并请说明理由。

2. 某青年人,身体没有疾患,但嗜好赌博并为此负债累累,请问他是否符合WHO对于健康的定义?

3. 某男,35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检验结果。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是否需要治疗?

答案:

1. 该工人是临床死亡。因为在他复苏之前已有大约10分钟的完全缺氧时间,而大脑在缺氧5-8分钟后即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且经15分钟抢救后自主心跳、呼吸仍未恢复,已处于脑死亡状态,属临床死亡。

2. 不符合。因为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患和病痛,并且强调后两者对于人类尤其重要。该青年虽然身体上没有疾病,但是由于他有嗜赌的恶习,因此他在心理上是不健康的,不符合健康的定义。

3. 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他在体检后没有发现疾病的存在,但又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并不属于健康状态,所以他是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不需要治疗,但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如适当休息、放松、增加睡眠等逐步消除这些症状,使机体早日恢复健康。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A 型题

1.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D.70% B.50% E.80% C.60%

[答案]C

[题解]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

2.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

A.4% D.7% B.5% E.8% C.6%

[答案]B [题解]正常成人的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约20%,而细胞外液可分为细胞间液和血浆两部分,前者约占体重的15%,后者约占5%。 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D.体液 B.细胞内液 E.血浆 C.跨细胞液

[答案]A

[题解]浸浴着细胞表面的细胞外液,是细胞摄取所需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必经的运输通道,所以细胞外液被视为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4.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50% D.80% B.60% E.90% C.70%

[答案]D

[题解]人体体液的含量随着年龄而异,年龄愈小,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愈大,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的体液分别占其体重的80%、70%和65%。 5.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D.Mg2+ B.K+ E.Fe2+ C.Ca2+ [答案]A

[题解]血浆中主要阳离子是Na+,其次是K+、Ca2+、Mg2+等。 6.血浆中主要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 [答案]D

[题解]血浆中主要阴离子是Cl-、其次是HCO3- 、HPO42- 、SO42-及有机酸和蛋白质。 7.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答案]B

[题解]细胞内液中K+是最主要的阳离子,其次是Na+、Ca2+、 Mg2+。 8.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答案]E

[题解]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虽有明显差异,若按毫摩尔浓度表示,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大于细胞外液,但由于细胞内液含二价离子和蛋白质较多,这样细胞内外所产生的离子数目基本上相等,而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总渗透量压计算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基本上相等。 9.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靠哪一物质的移动来维持

A、Na+ B、K+ C、CI- D、葡萄糖 E、水 [答案]E

[题解]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主要水的移动来维持 10.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搜索更多关于: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的文档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xghk3ncuo2v3bu3zrg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