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 分值:58分
一、选择题(60分)
[][]1.读下图描述人口分布特征。(6分)
答案 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沿河地区,中部少。 (6分) 2.读某地等温线图,描述图中-10 ℃等温线分布特征。(6分)
答案 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或与纬线大体平行)(2分)。Q地等温线明显向南(低纬处)凸出(2分);P地等温线明显向北(高纬处)凸出(2分)。
3.(2013·东北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第 1 页 共 6 页
求。 (8分)
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1869年至1925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了引黄灌溉的传奇,直到今天,他开创的“八大干渠”依旧灌溉着后套平原的万亩良田。
后套灌区主要干渠示意图
据图分析引水渠的分布特点及优势。
答案 分布特点:①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与黄河干流基本平行,大致呈东西走向;(2分)②分布较均匀,形成覆盖面积大的水网(灌溉面积广);(2分)优势:①(据图海拔高度分析)由于地势自西南东北逐渐递减,故水渠因势利导、实现无坝自流(自流引水),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2分);②灌排结合,排水顺畅,既能满足灌溉需求,又不至于发生内涝。(2分)
4.(2012·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答案 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6分)
5.(2012·四川)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
第 2 页 共 6 页
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答案 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甲地形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6.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6分)
第 3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