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融去杠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5:00: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 从投资管理人来看,委外资产主要流向债券

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专户为主要的委托投资管理人。尤其是基金专户投资,其资产配置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委外投资的资产去向。2015年基金专户资产4.2万亿,62.4%投向债券。此外,保险资管11.2万亿,34.4%投向债券;券商集合规模1.56万亿,37.5%投向债券。与前述表外理财主要投向债券的数据相呼应。

三、委外资产为何加速扩张?

2015年7月~2016年8月,同业存单发发行量激增、同时伴随委外投资规模迅速扩,背后的推动因素在于金融体系加杠杆。其中,同业存单被广泛应用,原因在于2014年127号文划定了一条同业负债/总负债不能超过1/3的红线。而2013年年底开始推出同业存单,同业存单发行不受1/3红线约束,因此同业存单发行成为中小行主动管理负债的重要手段,并为中小行扩表“弯道超车”提供机会。

3.1 2015年7月以来CD发行激增、非法人机构持有同业存单占比提升 ①2015年7月为CD发行的分水岭,与债市利率下行以及中小行扩表时间一致。第一,从绝对规模来看,同业存单发行自2015年7月以来急速提升。2015年6月CD月度发行量不足3500亿元,7月发行量9000多亿元,其后月度发行均值在万亿左右;2015年6月以前,CD月度净发行不过1500亿元,2015年7月至今,月度净发行量均值3500亿。第二,从相对规模来看,同业存单发行相对债市整体发行规模也在2015年7月出现巨大变化:2015年7月之前,CD发行规模占比最多不过25%,2015年7月~2017年3月,发行占比均值近40%。

②根据Wind数据计算得到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一季度机构持有CD规模占比的月度均值。国有商业银行持有CD规模占比下降最快,从2015年的34.1%迅速下降至2016年的14.2%,随后再下降至2017年一季度的10.8%;非法人机构和城商行持有CD规模占比随时间提升,尤其非法人机构持有CD规模占比提升速度极快。2015年,非法人机构持有CD规模占比尚只有12.6%,2016年该比重陡然上升至37.6%,2017年一季度持有占比略维持在38.0%,非法人机构是目前持CD规模最大的机构。

3.2 委外投资、同业CD,成为此轮金融体系加杠杆的重要手段

简要描述此轮金融杠杆形成机制如下(红线表示大行资金走向,蓝线表示中小行资金走向,大行记为银行A,中小行记为银行B)。

1)不论大行还是中小行,都会利用表外理财资金,或表内自营资金,开展委外投资。

2)委外投资的具体形式为:第一步,表内自营资金或表外理财资金将资金委托给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委外投资管理人;第二步,委外投资管理人投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以及非标等资产;第三步,委外投资管理人还将从货币市场上拆入资金、放大杠杆、做高收益;也或许再度委外投资,实现“多层嵌套”。

3)中小行扩表的具体机制:第一,中小行负债资金较为紧缺,通过发行同业存单、金融债或同业负债手段(分为卖出回购、同业拆借和同业存放)方式从大型银行拆入流动性。负债资金增多,中小银行有动力扩张资产端。第二,资金从大行流向小行的主要渠道在于两点:一是大行直接通过三种

搜索更多关于: 金融去杠杆 的文档
金融去杠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xn4r4igt147le14lopx1jxus0hl5300vuq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